苏晨微微一笑:“是不是觉得和你们想象的不一样?”
“不仅不一样,而且非常不一样。”
黄菲菲坦诚地说。
苏晨笑道:“首先,商人追求利润,国士为国。”
“虽然我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前辈,但我为国之心始终如一。”
“商人图的是小利。”
“而国家着眼的是长远大利。”
“如果华夏瑰宝学院现在收钱,当然能赚得盆满钵满。”
“但如果学院一直免费,五年后,十年后,会有多少海外学员了解华夏文化。”
“那时华夏瑰宝学院在海外的影响力会有多大。”
“十年乃至二十年后,它为华夏带来的价值将无法用金钱衡量。”
“那时对华夏来说,看的不再是利润,而是利益。”
苏晨这番话让黄菲菲眼中闪烁着光彩。
的确。
黄菲菲三十多岁,身家不菲。
但她始终关注的是利润。
投资这个项目能有多少回报率?
投资那只股票的年化收益大约是多少?
但她从未像苏晨那样,把眼光放得如此长远。
这时,苏晨转向黄菲菲问道:“黄,你一年下来的纯利润大概有多少呢?”
黄菲菲瞥了一眼父亲。
她说:“如果加上股票和基金的所有收益,我一年大概能赚一千万人民币左右。”
黄浩南老脸一红。
作为华夏中央电视台台长,他每月固定工资约两万元。
而且他已不再年轻,在民众中的知名度也不如那些主持人。
所以他一年总收入大约五十万左右。
女儿的收入是他的二十倍。
黄浩南既有些自豪,又有些尴尬。
只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