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夕阳的余晖下,钟跃民领着活泼可爱的小诗画与机灵古怪的小海宸,漫步在北京城的街道上。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热闹非凡,而就在这温馨又略带喧嚣的场景中,一个新鲜事物悄然映入眼帘——一家新开张的煤气站。
“闺女、儿子,看那边,咱们去看看。”钟跃民的眼神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好奇与兴奋,对两个孩子发出了邀请。
小诗画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天真无邪地说:“爸爸,这是干嘛的呀?看起来好特别哦!”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春日里的溪流,让人心生欢喜。
一旁的小海宸则不然,他的小脑瓜里总是装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此刻更是直接问道:“这能吃吗?爸爸,我们能不能试试?”
钟跃民闻言,险些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随即笑骂道。“你小子,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这气站的气是用来做饭的,可不是什么美食店。”话语间,他的眼神中满是宠溺与无奈,但也掩盖不了那份作为父亲的骄傲和幸福。
小海宸眼珠一转,似乎想到了什么反击的话,但随即又收住了。他知道,直接顶嘴可能会引来一顿“爱的教育”。
于是,小海宸换了一种方式,狡黠地说道。“妈妈说了,我和你小时候一模一样,说我其实就是说你自己。而且,我还比你听话多了,至少没让你去给别人赔礼道歉。”
钟跃民很想给小海宸一个大逼兜,想了想,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还是算了吧。“好小子,学会拿你妈当挡箭牌了。不过,你说得对,爸爸以前确实调皮过。但现在,有你们俩在身边,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在那个时代,城市的烟火气中夹杂着几分原始与质朴。煤油炉子、煤炉、烧柴灶,这些传统的烹饪方式依然是大多数家庭厨房的主角。
每当夕阳西下,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晚餐,空气中弥漫的煤油味便成了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直呛鼻子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气息。
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钟跃民的出现仿佛为这平凡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丝不同寻常的色彩。他肩上扛着的煤气罐,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醒目,预示着一种更加便捷、清洁的烹饪方式即将走进这个家庭,也预示着城市生活的一次小小变革。
钟跃民一手扛着新买的煤气罐,步伐稳健而有力,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知道,这个小小的改变,将会给家里的生活带来不小的便利和舒适。小诗画和小海宸跟在父亲身后,蹦蹦跳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爸爸,这个大家伙真的能做出好吃的饭吗?”小诗画仰头望向父亲肩上的煤气罐,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当然啦,闺女。有了它,咱们以后做饭就再也不用忍受煤油炉子的烟熏火燎了,饭菜也会更加美味可口。”钟跃民微笑着回答。
小海宸则是一脸好奇地围着煤气罐转圈圈,不时伸手摸摸那冰冷的金属表面,仿佛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
“那,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早点吃晚饭了?我都饿得肚子咕咕叫了。”他摸着肚子,一脸委屈的模样,逗得钟跃民和小诗画都笑了起来。
“好,咱们这就回家,让你姥姥给你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餐。”钟跃民说着,加快了脚步,向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小诗画和小海宸兴奋地讨论着未来用煤气罐做饭的种种可能,他们的欢声笑语在夜空中回荡,为这个平凡的小镇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幸福。而钟跃民,则默默享受着这份难得的亲子时光,心中充满了对家庭的感激和满足。
刘明华的家中,温馨的氛围随着夜幕的降临而愈发浓厚。
一个多月前,他终于将老家的妻子和孩子接到了身边,这份团圆的喜悦让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好友分享。
于是,他邀请了钟跃民前来家中做客,共同享受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
钟跃民如约而至,手里还拎着两瓶精心挑选的好酒,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喜悦。
一进门,钟跃民便看到了久违的林淑芳,岁月似乎对她格外温柔,那份温婉与知性依旧如初。然而,环顾四周,除了他们三人之外,似乎并无其他宾客。
“就我和大妹子两个人吗?没有别人?”钟跃民好奇地询问刘明华,言语中带着一丝不解与期待。
刘明华轻轻叹了口气,解释道。“咱们的同学啊,有的已经出国追求更广阔的天空,有的则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留在京城。而那些留在京城的,也大多因为工作繁忙,脱不开身。”
刘明华的语气中既有无奈也有理解,毕竟,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责任。
钟跃民闻言,不禁开玩笑道。“我操,听你的意思,就我闲呐!”他的笑声爽朗而率真,瞬间打破了屋内的宁静。
“我可没说,这是你自己说的。”刘明华笑着回应,两人之间的默契与友情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屋子里的人听到他们的对话,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这笑声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刘明华的大儿子,已是个挺拔的少年,约莫十四岁的年纪,带着几分青涩与成熟;
而闺女,十二岁的她,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两个孩子在新的环境中逐渐适应了,那份初来乍到的生怯早已烟消云散。他们与钟跃民相处得十分融洽,欢声笑语不时从屋内传出。
钟跃民看着这一家四口的和谐景象,不禁调侃起刘明华来。“你这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了,舒服的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