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关于中国历史的朗诵篇章 > 晋楚争霸(第3页)

晋楚争霸(第3页)

鲁襄时,晋、楚争郑。襄公九年,晋悼公帅诸侯之师围郑①,郑人恐,乃行成②。荀偃曰:“遂围之,以待楚人之救也,而与之战。不然,无成。”(边批:亦是。)荀罂曰:“许之盟而还师以敝楚:吾三分四军③,与诸侯之锐,以逆来者,于我未病,楚不能矣。犹愈于战,暴骨以逞,不可以争。大劳未艾④。君子劳心,伍员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乃许郑成,后三驾⑤郑,而楚卒道敝,不能争,晋终得郑。

【白话译文】

春秋鲁襄公时期,晋楚两国争夺郑国。襄公九年,晋悼公联合其他诸侯的军队一起围攻郑国,郑国人感到害怕,于是派遣使者前去求和。荀偃说:“应该继续围攻郑国,等到楚国救郑的时候,就可以迎战楚军;如果和郑国议和,就不会得到实际的利益。”(边批:也对。)荀罂却说:“不可,应该和郑国结盟引兵而归,这样楚国就会出兵讨伐郑国。先让楚军疲惫不堪,再将我国的军队分成三部分,联合其他诸侯的军队轮流迎战楚军。那么在我们的军队还没有疲惫之前,楚军就早已疲惫没有能力作战了,比和楚国交战要好得多。假如和楚国交战,必然会伤亡惨重,因此应该以不战为上策。所谓聪明的人靠智慧取胜,愚笨的人靠蛮力克敌,这就是先王克敌制胜的道理啊。”群臣都表示赞成,于是接受郑国的求和。后来晋国三次出兵讨伐郑国,但楚国军队由于长途行军而精疲力竭,根本没有办法作战。郑国大夫们说:“不顺从晋国,国家几乎灭亡。楚国比晋国弱,而晋国并不急于争夺我国。如果晋国急于争夺我国,楚国会避开他们的。怎么才能让晋军出死力攻打我们,楚国就不敢抵挡,然后才能够坚决依附晋国。”[26]因此最后终于由晋国取得了郑国。

湛阪之战

战争过程

公元前557年,晋楚之间发生湛阪之战,参见《左传·襄公十六年》记载。晋军攻掠到楚国国内,攻占了楚方城外围诸城邑后,转而进攻楚国的盟国许国。

晋平公元年(公元前557年),晋联合诸侯攻许(都叶,今河南省叶县叶邑镇),驻军函氏(许地,今叶县北)。晋将中行偃和和栾桓子率晋军攻楚,楚国王子公子格率楚军迎战,两军战于湛阪(今平顶山市区湛河以北、西高皇旧村以北至北环路一带擂鼓台及落凫山南伸之慢坡),楚师大败南逃。晋军追击至楚国方城(方城,一说是山名,今桐柏山;一说是楚长城,今河南方城至泌阳间。方城之内为楚国腹地),侵取方城之外的领土,攻取诸城邑后,然后回军再次讨伐许国,凯旋而归。

《左传·襄公十六年》“晋荀偃、栾黡帅师伐楚,以报宋扬梁之役。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楚师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复伐许而还。”

战争意义

湛阪之战的象征意义绝对不可小视:晋国军队侵入楚国本土,这是晋文公时期也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这也是继前583年的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前572年焦夷之战后,晋国军队第三次侵入楚国本土,可见楚国此时的战略退缩到了何等地步。因此,此后一段时间,晋国基本很少考虑来自楚国的威胁,而主要任务就转变为如何稳定中原局势、维持国家霸业了。

谈判-弭兵之会

晋楚争霸五次主要战争中,虽然晋国在城濮之战、颖北之战、鄢陵之战、湛阪之战等战役中先后击败楚国,并先后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焦夷之战和湛阪之战等战役中攻入楚国本土,迫使楚国不断退却[4];但中原各国连经战火之苦,疲困不堪。公元前546年,由宋国出面促成晋、楚之间的弭兵大会,与会中原各国(共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十四国参加)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

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奔走于晋、楚等国之间,取得包括齐、秦在内的各诸侯国的同意,在宋都举行有14个国家参加的弭兵大会。会议作了“晋、楚之从交相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决议,即原来晋、楚各自的属国,变成晋、楚双方共同的归附国,对晋、楚同样要尽义务。[30]晋楚两大国虽然牺牲中小国家的利益,互相瓜分霸权,形成了表面的均势,但各国也得以免去连年征战之苦。弭兵之会(公元前546年)后,晋楚表面大体对中原各小国平分霸权;大国中称霸东方的齐国依旧朝晋,称霸西部的秦国与楚国仍为盟国,晋国总体上占优势。

废盟侵楚

晋楚第二次弭兵之会(前546年)后,两国及中原地区大体维持了约40年的和平。

公元前506年,晋楚爆发了晋破楚方城之战。晋国率领中原18国诸侯联军,攻破楚国的楚方城(即楚长城)的战争。

历史背景

公元前509年,与楚国毗邻的蔡国国君蔡昭侯,被楚国扣留三年。蔡昭侯回到蔡国后,就前往晋国,以他的儿子公子元和大夫的儿子作为人质,请求晋国出兵攻打楚国。

公元前506年2月,晋国正卿范献子士鞅发动诸侯,在有周王大臣参加的中原十八国诸侯会于召陵(参见召陵之盟和皋鼬之盟),准备讨伐楚国,为蔡昭侯伸张正义。士鞅与齐国夏、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苔、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国君,共18路诸侯同聚昭陵,共商伐楚之事。这是春秋时代,以一国之力发起的最大规模的诸侯会盟。这次会盟中,士鞅将楚国的贪婪丑陋行径公之于众,并宣布:

公元前546年,晋楚双方曾经签署的弭兵之会的盟书从此作废,只有晋国是中原的合法霸主。

战役过程

公元前506年3月,晋国率领诸候联军,攻破楚国的楚方城(即楚长城,再次侵入楚国境内

楚国的盟国沈国,与楚国毗邻并结盟,没来参加召陵会盟。晋国指使蔡国攻打沈国,蔡国灭掉了沈国。

晋国率诸侯联军侵入楚国境内后,5月,晋国与其它18路诸侯国,再次共同在皋鼬会盟,商讨继续伐楚之事。[晋大夫荀寅因为向蔡国索贿不成,就建议说:“不能伐楚。因为,此时晋国国内发生水灾和瘟疫;再者,晋东北边境又有中山之患。我们自从在楚方城那次战役以来,楚国一直不能得志,再打只不过是劳兵伤财。”执政大夫范鞅从其议,辞谢了蔡侯。因盟主晋国临时改变主张,转而攻打中山国,继续攻楚未能实现。

战役影响

公元前506年同年冬,原楚属国蔡、唐自愿助吴国攻打楚国。吴王阖闾以伍子胥为谋主,大军事家、齐国人孙武为将军,统帅数万大军攻楚。孙武等认为楚国已完全孤立,实力亦大有削弱,遂与蔡、唐联合进攻,发动了“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战”的战略决战,仅10天即攻入楚都郢城。

战况统计

截至公元前506年,吴破楚入郢之战前,晋楚之间共有13场直接战争,其中晋国获胜11场,楚国仅在楚庄王时期获胜2场。在楚庄王时期的4次晋楚战争中,另外2场晋国获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