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大宋武宗 > 第252章 投票决议(第1页)

第252章 投票决议(第1页)

大宋靖丰八年,新春的余韵尚未消散,第一次朝会便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如期举行。

大兴殿内,群臣分列两旁,皇帝赵立庆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威严而深邃。当他宣布要在法蒂玛挖运河这一重大决策时,仿若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立即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引发了大臣们激烈的争论,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双方人数竟是相差无几,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支持的大臣们认为,在法蒂玛挖运河有着诸多益处。

其一,可极大地促进贸易流通。运河一旦开通,将连接大宋与西方诸国,货物运输更加便捷高效,能为大宋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

其二,有利于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通过运河的建设和掌控,可以在战略上占据主动。

其三,此乃一项伟大的工程壮举,可彰显大宋的国力与技术水平,激励民众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而反对的大臣们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首先,他们担忧工程浩大,耗费巨额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能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其次,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和不可预见的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再者,运河的建设可能会引发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和冲突,破坏地区的稳定局势。

“如此争论下去,终究难有结果,朕给大殿内所有人一个表态的机会。”赵立庆端坐在龙椅上,神色从容淡定,其实他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样僵持不下的场景。说完,向站在一旁的太监林桧微微摆手示意。

林桧心领神会,连忙小步快走至大殿门口,一挥手,十几个太监便有序地鱼贯而入。他们有的手捧托盘,托盘之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叠洁白如雪的纸张和削好的铅笔,还有的太监则小心翼翼地抱着小巧精致的空木箱。

赵立庆继续说道:“每个人一张纸,同意挖运河的就在纸上画一横,不同意的画两横,无需具名,写的时候旁边之人不得偷看,现在开始吧。”

大殿内几百名官员面面相觑,他们在朝堂多年,却从未见过还有这样议事的方式,但皇帝旨意已下,且说得明白,做起来也简单。一时间,大殿内只听见纸张翻动和铅笔书写的沙沙声。两刻钟后,所有人都已写好。

赵立庆让监察院的几个御史当场清点票数。只见御史们神情严肃,认真地数着票数。最后结果出来,同意的竟占了七成,反对的只有三成。

“结果诸位都已看到,此事就这样定了,各衙门需尽快规划出各自应承担之事。散朝。”赵立庆心中暗自欣喜,原先觉得最多也就是六四开的局面,想不到能有七成的人支持,这无疑为运河工程的开展开了个好头。

“恭送陛下。”群臣躬身行礼,齐声高呼,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反对的官员大多是一些年事已高、经验丰富之人,他们行事稳重,考虑问题周全,但这次却未能左右局势。

而那些年轻官员在朝会上本就人微言轻,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赵立庆此举,实则是利用投票给年轻官员一个表达意见的机会,也算是在朝堂议事中耍了个巧妙的小心思。

群臣陆续离开大殿,有些人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琢磨刚才那新奇的投票过程,有人觉得此法甚好,公平公正;也有人暗自揣测皇帝此举的深意。

赵立庆刚回到紫宸殿没一会儿,苏轼便匆匆赶来,“拜见官家。”

“子瞻,过年放假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多亏有你从中周旋,才有那么多人出来支持挖运河的事。”赵立庆满脸笑容,从御案后面起身,走到苏轼跟前。

“臣也只是说动了几个人而已,官家刚才让那些在朝堂上说不了话的人也能有机会表态,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啊!”苏轼心中对皇帝的这一举措佩服不已。

赵立庆笑道:“这个叫作投票,朕知道有些官阶较低之人虽有想法,但没机会说出自己的意见,便干脆用这样的方式,如此一来,公平公正,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官家高见,臣佩服。”苏轼拱手行礼,随后神色一正,又把那天见到高丽使者的事详细说了一遍,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清晰明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