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暗中观察宁玖的并非楚王一人。
端王,晋王,乃至齐王也都在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宁玖。
起先端王想要得到宁玖无非是因为宁玖家族背后的实力,但渐渐地他发现,宁玖除去家族之外,她本人也甚是有趣的。
聪明,有才华,貌美……每一条,都极符合端王对女子的审美。
是以今日瞧着宁玖,他竟觉得她格外顺眼。
而晋王和齐王则是单纯地打量着宁玖的容貌,顺道在心中丈量着若是能得了此女,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价值。
薛珩发现盯着宁玖的苍蝇有些多时,握住杯盏的手不由得微微收紧。
不知怎的,薛珩脑中又回响起了昨日宣德帝所说的那些话,眉头微凝。
不过很快他便摇了摇头。
昨日是他生平第一次向兄长有所求,他必然不会罔顾他意,执意替她和太子赐婚。
思及此,薛珩原本有些浮躁的心渐渐紧了下来。
宣德帝宣布宴会开始,殿中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
为了活跃气氛,宣德帝今日还差了宫中的乐师舞姬们助兴。
宴会进行了一半,有一小部落的王子忽道:“听闻南秦饮酒有许多门道,其中这行酒令甚是有趣。下臣有幸至永安,斗胆请尊敬的皇帝陛下让我们也体味一番在南秦的饮酒乐趣。”
见这些胡人想要行酒令,宣德帝不由一笑,“既然诸位想体验体验,朕自然不能驳了你们这有兴趣。这样吧,今晚便由朕来担任这场宴会的明府,负责监督整个酒令活动。”
“至于这律录事和觥录事……”想了想,宣德帝一指陈德和旁边的另一个内侍道:“这负责宣令,断是非对错的律录事便交由陈德来行吧,觥录事则由此人担任。”
被宣德帝指到的那个宦官立时出列。
觥录事主要是听律录事断明了是非之后,负责上去罚酒倒酒的。
将人员确定了之后,宣德帝想了想到“现在正值秋日,便以秋为题吧。”
宣德帝指了指薛珩,“从楚王这里开始。”
薛珩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于是下面有人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待轮到一个外国使臣的时候,他面色通红,憋了半天也没吟出一句来,当即满场大笑。
作为律录事的陈德便上前道:“回鹘使臣未答,这一句,请自饮三杯。”
觥录事的宦官忙上前,替这位回鹘使臣倒了三杯酒水。
在众人的注视中,回鹘使臣面色通红的将酒饮下。
玩了几局之后,众人便发现一个问题,行律令每每受罚的大都是外国来使。
见又有一名外国来使受罚,阿史那古丽忽然起身道:“皇帝陛下,我有话要讲。”
宣德帝点头。
“尊敬的皇帝陛下,这作诗本就是你们南秦人擅长的,若是继续以这种方式来玩,怕是有些不公平吧。有没有什么简单爽利一些,不必作诗的法子。”
宣德帝笑,“自然是有。”
随后他便唤人取来一个龟驮圆筒状,以流云飞草为纹的论语玉烛银筹筒出来。
阿史那古丽见这东西有些诧异不解,问道:“皇帝陛下,此物是什么?又有何用处?”
宣德帝道:“公主不是嫌方才的律令麻烦吗?那么咱们便换一个简单点的,这东西抽出来便好,说着宣德帝抽出了一支银签,上面写着乘肥马,衣轻裘,衣服鲜好,处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