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长青是一个樵夫,他每天上山砍柴卖钱,妻子李氏在家里做女工,他们十三岁的儿子柳昌盛在学堂读书,一家三口的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是其乐融融。
一日,柳长青去城里卖柴,途中遇到一个老汉晕倒,他好心把老汉送到医馆,老汉才保住了一条命。
这老汉姓张,人称张老板,是柳州城的一个买卖人,在柳州城开了一家杂货铺,张老板对柳长青很感激,就让他去自家杂货铺做伙计。
柳长青勤劳肯吃苦,头脑又灵活,在杂货铺干了一年多就看懂了其中门道,于是就辞工不干了。
他东拼西凑弄了十两银子,就拿着银子进了一点货物,走乡串户做起了货郎,两年之后攒下了一点钱,又在柳州城租了一间小铺面,做起了门头生意。
柳长青做买卖坚持信誉第一,他卖的商品货真价实,对顾客也热情周到,不久就圈了一波铁粉,柳家杂货铺诚信经营的好名声很快就传了出去,大家都愿意来他这里买东西,两年时间,柳长青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柳长青在柳州城买了一间店铺,生意也是越做越大。有了钱之后,柳长青就经常接济穷人,平时遇到讨饭的他都会出手相助,还时常收留那些无家可归之人。
这日,柳长青去乡下收茶叶,走到一条河边的时候,看见一家三口在那里抱头痛哭,柳长青就上前问几人为何哭泣?
原来男子叫朱顺,是一个农夫,这两个女子一个是他的妻子林氏,一个是他十六岁的女儿朱彩云,因为欠了财主的钱还不上,财主就要收他家的房屋抵债,一家人走投无路就想投河自尽。
柳长青一听赶紧问欠了财主多少钱?朱顺说道:“我家租种财主家二亩田地,因为这两年收成不好,一直没有交上地租,折合成钱就是五两银子,我恳求财主再宽限一年,可他……”朱顺说着又哽咽了起来。
五两银子对朱顺一家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甚至关乎着一个家庭的命运,但对于柳长青来说却不算什么,听了朱顺的话,他立刻让小厮从包袱里拿出五两银子递给朱顺,说道:“这些钱你拿去还给那财主。”
朱顺一家三口哪里遇到过这样的好人?他们立刻跪下给柳长青磕头道谢,柳长青把他们扶起来来。
“敢问老爷尊姓大名?家住哪里,以后我们一定要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朱顺躬身说道。
柳长青说道:“区区小事,无需挂齿,我叫柳长青,家就住在柳州城,以后若有难处,就到柳家杂货铺找我!”他说完就离开了。
朱顺一家人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依然是感激涕零,他们拿着钱回家还给了财主,也保住了房屋。
要不是柳长青慷慨解囊,朱顺一家已经葬身水底了,柳长青可以说是朱家的再生父母,朱顺两口子都是知恩图报之人,夫妻二人就商量着如何报答恩人。
朱顺说道:“咱们一贫如洗,我实在是想不出办法报答!”
林氏说道:“如今咱家只有一个宝贝,就是咱们的女儿彩云,我想把彩云送过去报答柳老爷,相公意下如何?”
朱彩云虽然出身贫苦人家,但她天生就是个美人坯子,肌肤白里透红,眉眼如画,如今已经一十六岁,身材也是凸凹有致,是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俏佳人,上门求亲的人不计取数,但朱彩云心气高,都看不上,还没有婚配。
朱顺听妻子这么说,有些纠结,那柳老爷的年纪与他差不多,而彩云正是青春年少,说道:“这年龄悬殊,有些不妥吧?”
林氏却说道:“咱们一家人的命都是人家救的,那柳老爷是个大善人,年龄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人家愿意,咱彩云不吃亏!”
朱顺思索片刻,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就说道:“好吧,就这么定了,明日我就去给柳老爷说去!”
朱顺来到柳家,就对柳长青说道:“柳老爷,我家女儿已经一十六岁,至今还没有婚配,若老爷不嫌弃,就让她来贵府伺候老爷夫人……”
柳长青一听这朱顺的话,连连摇头说道:“不可,不可!这么一个好女子,可不能误了。”
朱顺回到家里,就对妻子说柳长青没有同意,林氏却说道:“你就是脑子太实诚,不会揣摩人的心思,柳老爷也是有脸面的人,怎么会轻易答应呢?我看今晚你就把彩云送过去,那柳老爷自然会把她留下!“
朱彩云也非常感激柳长青,听父母让她嫁给柳长青做小,她自然也很乐意,就跟着父亲去了。
柳长青见朱顺带朱彩云来到家里,也是大吃一惊,想要拿一些银子打发这父女二人回家,李氏却把丈夫拉到一边说道:“如今人家把女儿送来也是一番好意,不如让这女子先住下,几日之后再把她送回去……”
柳长青听了妻子的话,就留下了朱彩云,并叫人拿了一些礼品让朱顺带回家去了。
朱彩云被丫鬟带到了一个房间里,她心情激动的等到三更,也没有见到柳长青前来,一连三日都是如此,朱彩云心中就泛起了嘀咕,难道这柳老爷根本就不喜欢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四日的时候,李氏就来到房里,说要带着朱彩云出去散散心,朱彩云是第一次来柳州城,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于是就与李氏一起去了街上。
李氏带着朱彩云来到街上,买了两块布料,还有一些吃食,说是让她带回家给父母,次日柳长青就派了一辆马车把朱彩云送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