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纳兰心事有谁知 百家讲坛 > 第二十三回 你方唱罢我登场 因祸得福孟皇后(第1页)

第二十三回 你方唱罢我登场 因祸得福孟皇后(第1页)

且说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人把宋帝赵桓抓去,废为庶人。

宋人内侍邓述根据金人的要求,把全部皇子及后宫位号清单列出来,让金军逐人进行抓获。当时肃王枢已去出质,郓王楷等九人先从宋帝在青城,于是安康郡王楃等九人及王贵妃、乔贵妃、韦贤妃诸后宫,康王夫人邢氏与王夫人、帝姬暨上皇十四孙全部被抓。只有广平郡王捷藏匿民间,金人让开封尹徐秉哲去抓他。金人又取秦桧并太学生三十人,博士、正、录十员;何栗已下随皇帝在军前的人员及家属全部被掳掠而去。

只有元佑孟皇后躲过了这场劫难。

元佑孟皇后是洺州(今河北永年)人,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任皇后,她是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的孙女。

宋哲宗赵煦幼年即位,他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替他选了比他大四岁、当年才十六岁的孟氏。太皇太后高氏和宋哲宗嫡母皇太后向氏(钦圣宪肃皇后)都很喜爱她,教给她宫中礼仪。

早在元佑七年,太皇太后高氏谕令宰相说:“孟氏能执行妇礼,应当正位立为皇后。”又命学士拟旨。15岁的宋哲宗亲自到文德殿立她为皇后,太皇太后就告诫宋哲宗说:“此女贤良淑德,没什么太担心的,怕只怕她过于仁慈,若遇到厉害的对手,她的后路恐怕就危险了。”确实好景不长,宋哲宗后来宠爱上姿色俏丽的刘婕妤。

刘婕妤恃宠而骄,渐渐不把孟皇后放在眼里。

有一次,孟皇后带着一众嫔妃朝拜景灵宫,礼毕之后皇后就坐,众人皆站在皇后身边,只有刘婕妤背对着皇后,站着窗边装作观望风景,侍女提醒她,她也不理会。孟皇后温和贤惠,不与她计较,但皇后左右的侍从早就看不惯刘婕妤了。

冬至节这一天,孟皇后带领嫔妃在偏殿等待太皇太后。宫中规定只有皇后可以坐花梨木朱漆金饰椅子,嫔妃的座椅是没有金饰的,也比皇后座椅小。刘婕妤心里觉得不平衡,站在一旁迟迟不肯入座。她的贴身内侍郝随明白刘婕妤的心思,取来一张与皇后相同的座椅,刘婕妤才安然就坐。在场的大多数人自是不服气,但都没有吱声。

突然,不知道谁喊了声:“皇太后驾到!”众人一听,都起立迎接。过了一会儿却仍不见太后踪影。大家准备重新坐下,不知谁偷偷将刘婕妤身后的座椅撤去了。众人面面相觑,刘婕妤非常尴尬和生气,哭着回宫去向赵煦哭诉说皇后指使小人作弄她。宋哲宗赵煦对孟皇后的不满又加深了。

在绍圣三年,孟皇后所生之女福庆公主重病,吃药没有效果,孟皇后的姐姐就拿着道家治病符水入宫医治。由于符水之事向来都是宫中禁忌,孟氏大惊失色,让人将符水藏了,等到哲宗到时,再一一说明原委,本来哲宗也认为这是人之常情,并不怪罪。不料公主病逝后,孟氏养母燕夫人等人为孟氏及公主祈福,此事正落人口实。刘婕妤趁此机会,将前后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在宋哲宗面前搬弄是非,说孟皇后这是在诅咒皇帝。宋哲宗听说后也开始怀疑起来,就命梁从政、苏珪调查此案。

当时宋廷新旧党争剧烈,孟氏是支持旧党的高太皇太后与向太后所立,高太皇太后去世后不久,哲宗亲政,欲极力摆脱这位祖母的阴影,改而支持新党,提拔新党的章惇做宰相,章惇也支持哲宗宠爱的刘婕妤,有废孟氏皇后位置的意图。在宰相章惇和刘婕妤的授意下,他们逮捕了皇后左右侍女及宦官数十人,并将这些人“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但是太监、宫女们不愿诬蔑孟皇后,最后梁从政等人不得不伪造供词,把孟氏的罪名被罗织出来,她就被废掉皇后位置,将她安置在被废妃嫔出家所居的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

元符三年,宋哲宗病逝,向太后命端王赵佶继位,就是宋帝赵佶。

向太后垂帘听政,韩彦忠、曾布认为当年孟后魇魅之事纯粹是捕风捉影,理应恢复孟后之位。当时章惇任山陵使为哲宗送葬去了。蔡卞反驳说:“当年是先帝亲自签发废后诏书,先帝已逝,难道现在来批判先帝之过了?”蔡京附和说道:“弟弟恢复嫂嫂之位,于理不合,恐为天下人耻笑。”右正言邹浩反驳说:“先帝废后后三年未立后,足见先帝之悔意,现在恢复孟后之位,意为弥补先帝之撼。”

向太后见皇帝不好作答,立即答道:“老身今天垂帘听政,为孟后正名是为姑复媳位,而非弟复嫂位,若为冤案,即使是后者有如何?先帝曾有章惇误我之言,你们也是听到的。”

太后看无人再反对,遂下旨恢复孟氏皇后之位。因其封后于元佑年间,故被尊称为“元佑皇后”,位居“元符皇后”(即哲宗继后刘氏)之上。

孟皇后被迎回宫后没过几日,向太后就去世了。孟后深居宫中,吃斋念佛,不问世事,不成威胁,但蔡京觉得孟皇后被称为元佑皇后就是元佑党人的精神支柱,应该想办法让她离开皇后位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恰逢此时昌州判官冯澥上疏,认为元佑皇后不该复位。蔡京见此连忙把冯澥的奏札面呈宋帝赵佶,请求把这份奏札交给群臣讨论。朝中多数大臣皆为蔡京犬牙,都同意废掉孟皇后。

昏庸无能的宋帝赵佶面对这些奏疏,非常为难,明知孟皇后毫无过错,但他软弱无能,难排众议,没有办法。于是在十月,宋帝赵佶下旨撤销孟后的名号,再次入住瑶华宫,加赐“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之号。从此,温柔贤惠的孟皇后远离是非中心,又过上了青灯古佛陪伴的日子。

真是命运多舛,人生充满戏剧性。

靖康初年,孟皇后居住的瑶华宫失火,她移居延宁宫。不料靖康二年二月,金人攻陷汴京(今开封市),金人和乱军烧杀抢掠,延宁宫又发生了大火,也不能居住了,孟皇后只得自己步行来到相国寺的前面,到她的侄子通直郎、军器监孟忠厚家中居住。

这时宋帝赵佶与近臣商议,打算恢复孟氏皇后之位,并尊为元佑太后,但诏书刚刚写好,还未来得及下发,金兵已经攻占了开封皇宫。金军首领按照皇宫中的名册清点后妃的人数,凡是有位号的嫔妃,无一不能幸免,都被抓作俘虏押送到北方。由于孟氏是一位废黜的皇后,不在名册中。金兵对一位已经废黜的皇后也没有多少留意,因此,孟氏才免遭了被俘北上的命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李若水被金人掳掠而去,在金营十多天,骂不绝口,金人于是割掉他的舌头,扭断他的脖子,杀害了他。金人感叹说:“辽国灭亡时,大义赴死的人有几十个,而宋朝只有李侍郎一人而已”。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金人奉册宝立张邦昌,文武百官集会于尚书省。这些百官之中,有人欣喜若狂,因为马上就要登到高位要职,权倾天下;有人痛哭流涕,痛失权位,甚至面临牢狱之灾。张邦昌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突然毫不费力地就成为皇上了,而且还必须当,别人不能替代;忧的是一些大臣表示不服,民心不稳;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出大臣之列,心想,以后我和你们再也不是一个序列了。

他故意装出一种从容淡定的表情,威严地扫视了一周,然后昂首阔步自信地走向了皇帝的御床褥位,静静地停止了一下,甚至怀疑这一切是否在做梦。他用手摸了摸丝绸床褥,再摸了摸龙头大床的靠背,用手指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外侧,疼得他差一点叫起来。张邦昌确认这一切是真实的之后,整理了一下衣冠,面向金主完颜吴乞买的方向,跳了一段金人朝拜时的舞蹈,这才长跪下去接受封册,金人的封册中说:“咨尔张邦昌,宜即皇帝位,国号大楚,都金陵。”

金人回去后,张邦昌走到宫殿里面皇上卧床西侧。宦官在大床的另外一侧放置一把椅子,张邦昌坐着接受大臣军员的祝贺。

可是,江山是流血打拼而来的,从来不是别人赠送而来的。大厅下面的群臣一个个各怀心事。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高兴,有的悲伤;有的愤怒,有的欢乐,他们的心思都全部写满在脸上。张邦昌看到这里,惶恐不安地站立起来,派遣合门侍郎传话说:“大家都看到了,我也不想当皇上,可是金人不允许;还有这么多大臣集体商议推举我,群众不答应、民意不可违背啊!我本来想以死抗争,可是为了天下黎民、生灵百姓,我迫不得已只能这样,并不是为了篡权当皇上的。”又传令让大臣不要觐拜他。

这时,自以为拥立新君有大功的王时雍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他板起脸孔,威严地扫视了一圈群臣,大声呵斥道:“你们还不跪拜祝贺,还在等着什么?!”

这些一向鼠首两端、见风使舵、有奶就是娘的尸禄官,听到这里,赶紧跪下三呼万岁。由于幸福来得太突然,张邦昌局促地搓着手,只是东面拱立着而已。

张邦昌当了皇帝,自然是很高兴。可是张邦昌毕竟是个读书人,他进士出身,熟读儒家经典,知道人心背向是最大的政治。加之他在官场浸淫多年,曾经知光州(今河南潢州)、汝州(今河南汝州),历任礼部侍郎、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对官场的渠渠道道了如指掌。

他自己心里明白,天下人心并没有归附于他。因此,他会见百官只称“予”,手诏叫做“手书”。为了应付金人检查,虽然没有改元,而百官文书去掉了大宋的年号。

在这些在职的大臣里面,只有权佥书枢密院事吕好问所行的文书,唯独称为靖康二年。

张邦昌把登基称帝的事情安排妥当后,就前往青城拜见两个金人大元帅致谢,又请求把冯澥、路允迪、孙觌、沈晦等大臣以及太学、六局官、秘书省官的人放归回来,以便正常开展朝堂运转工作。但是,金人认为何?、孙傅、张叔夜、秦桧、司马朴等人依然效忠赵宋朝廷,就把他们押解着举家北迁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