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王晓模用十几分钟时间,把整个预警机合作项目的来龙去脉介绍给了不知情的常浩南和徐洋。
“10亿美元?改4架飞机?”
饶是见过些世面的徐洋也被这个数字惊呆了。
包括常浩南,现在听到这个数字也是有些咋舌。
前世他倒是听说过1。6亿美元预付款和违约金的事情,但其实没有太直观的概念。
如今在90年代做了这么多项目之后,才知道这是多么恐怖的一笔钱。
单价2。5亿美元的飞机。
这可是90年代中期。
去年从俄罗斯购买的那两艘现代级驱逐舰,排水量将近8000吨,还带着不少技术资料,每艘才4亿美元。
歼7F,整个项目的研发经费折算下来还不到1000万美元。
国家的外汇储备虽然已经不像80年代时候那样捉襟见肘,但也绝对谈不上宽裕,一次拨出这么大一笔款子,确实足以见得91年的战争给华夏这边带来了多么大的震撼。
“这个价格确实比较高,但没办法,当时咱们的技术底子比现在还差,全世界能卖我们预警机技术的也就只有大卫国和俄罗斯,但是老毛子的A50U毕竟是机扫雷达,又没那么先进,再加上当年上面的一些倾向,最后还是选了大卫国。”
王晓模端起杯子喝了口茶:
“而且要是真能把这4架飞机给换回来,那10亿也就10亿了,大型预警机毕竟是战略级别的装备,这钱花的不冤枉,我担心的是别人跟咱们玩花样,利用这个项目破坏咱们自主发展的路线啊,到时候人家直接来个违约,就算赔给咱们一笔钱,那耽误的时间可也回不来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常浩南简直想要起身鼓掌。
全猜中了。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华夏的雷达产业能在21世纪初就进入爆发,跟这位老前辈敏锐的预见力是绝对脱不开关系的。
他排除万难,还是把国内配套研制的路子磕磕绊绊地坚持了下来。
甚至在1998年,还通过一些渠道低价搞到了另一架伊尔76飞机,在国内同步开始了预警机平台改装的先期验证研究。
这才有了2000年大卫国违约,拒绝交付已经几乎完成改造的第一架预警机,当年年末空警2000和空警200就完成立项,不到7年便交付部队正式服役的神奇效率。
事后美国方面评估,圆环工程大概让华夏预警机项目滞后了3-4年。
在没有一个人开挂帮忙的情况下,这已经算是把损失降低到最小了。
只不过这一世,常浩南有把握让这几年的损失也不复存在,甚至提前让领先世界的空警系列型号问世!
“从我们航空工业过去的经验来看,您的担心恐怕不无道理。”
常浩南小小地恭维了一下对方。
“所以我们电科集团才想着,利用国内现有的技术力量,结合这些年跟人家偷师学到的东西,平行搞一个档次稍低的中型预警机出来。”
“这样一来,如果大卫国那边不搞什么幺蛾子,那自然是最好,咱们这个预警机就当做圆环工程的补充,要是真出了什么岔子,好歹也有个自己的型号能挑起大梁来,不至于一点准备都没有。”
直到这里,一切的发展都仍然处在常浩南的预料之内。
然而,随后王晓模话锋一转,用两根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
“所以我之前才去找了梁绍修同志,看看运8有没有这方面的潜力,而他向我推荐了你,说国内应该只有一位叫常浩南的同志,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出确定的结论。”
“本来我是准备从14所离开之后就去京城的,结果今天碰巧在这遇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