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潮号此次出海的目的,就是潜伏在华夏划定的演习海域边缘,伺机尽可能多地搜集岛城号驱逐舰的目标信息特征。
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海自的脑袋上。
“我再强调一遍,这次不是演习,没有预案,也没有预定海域范围,把你们的看家本事拿出来,无论如何不能让目标跑了!”
三名机组成员的无线电设备中传来了飞行指挥员的声音:
“友机位置正在本舰前进方向,距离20海里,需要你机迅速前往支援。”
相比于经验丰富的早川,大副林原在加入海自的时候就已经是1992年,并没有经历过跟红海军的斗智斗勇,遇到这种情况自然有点慌。
“这里虽然不是领海,但也是我们的专属经济区,不管怎么说,潜艇在下潜状态下跑到我们预先划定的演习区域,就是赤裸裸的挑衅,所以,我认为至少要把对方给逼出水面不可!”
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对于潜艇军官来说,这种声音几乎接近丧钟。
冬潮号表面敷设了相当先进的消声瓦,在这个距离上,一般直升机用的吊放声呐并不足以准确探测到这艘正处在静默状态下的潜艇。
所以一直都没敢把性能榨得过于极限。
现在接到舰长的新命令以后,也只需要再挂上一枚A224鱼雷实弹即可。
不过,现在,早川艇长实际上并不需要这套先进的设备,因为哪怕只靠耳朵,都能听到主动声呐发出的声波敲击在潜艇外壳上面的声音。
这种鱼雷是80年代末从意大利进口,用于填补鱼7鱼雷服役之前的空缺,总共只有40枚,非常宝贵。
“柴油机水面目标应该是那艘法国海军的驱逐舰。”
几分钟后,直升机腾空而起,飞速向两艘军舰航行的方向飞去。
相比于老式的,只能由声呐操作员耳朵来发现和分析目标的声呐来说,最新的数字化声呐可以像雷达那样,更加直观地展示水声设备捕捉到的环境数据。
另一個比较麻烦的事情是,之前为了更好地搜集水声学数据,冬潮号是以艇艏正面对准两艘驱逐舰,如今这个尴尬的体位让它很难进行撤退。
但体积巨大的核潜艇在水深相对较浅的东海很难施展开来。
“至于如果找到对方要怎么办……”
根据声呐分析出的结果,声源位置应该还在大约15海里之外。
实际上,这些数据他之前就听航空部门的人说起来过。
“等那两架直升机交接任务的时候,我们先把艇艏方向调转90°,再等到第二架直升机回去,他们就会出现一个搜潜的空窗期,我们到那个时候全速离开即可。”
冬潮号的蓄电池可以支持潜艇以22节的水下航速航行超过一个小时,得益于优秀的外形设计和低噪螺旋桨,在使用蓄电池的情况下,这艘潜艇可以保证极高的安静性。
足够离开这片相对危险的海域范围了。
早川冷静的发言让整个指挥舱重新恢复镇定有序的气氛。
虽然一般来说,潜艇在舰机协作的反潜模式面前没什么反抗能力,但90年代的日本海自在技术水平上超过华夏海军实在太多,打个平手似乎也……
不是不可想象。
更加让冬潮号上艇员们振奋的是,早川对于时机的把控非常准确。
在一次明显长于以往的声呐探测间隔中,潜艇总算完成了一个艰难的90°转向。
接下来,就只要等到第二架直升机的燃料耗尽,出现下一个时间窗口了。
……
应该说,早川洋二的计划在纸面上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