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卷中,不乏以弱胜强、转危为安的辉煌篇章,大明与建奴的较量,胜负之数,非唯兵力强弱,更在于君心之智,用人之明。
若能慧眼识珠,广开才路,集举国之力,未必不能扭转乾坤,重振河山。
故而,值此国家生死存亡之关键时刻,每一丝智慧,每一分勇气,皆弥足珍贵。大明,已然立于历史之十字街头,期盼着那位足以引领其穿越迷雾,重焕光明之英雄。
只叹明末朝堂党争不息,皇帝亦一代比一代荒诞,致对外战事每于关键时刻功败垂成。
实则即便攻入关内,皇太极亦无与大明决战之胜算。
而大明彼时之朝堂内外,对建奴人亦未达恐惧之境,至少未到闻之色变之程度。
此时之议和派,亦非因怯战而议和,无非是在解决内忧与抵御外患之先后顺序上犹豫不决。
崇祯最大之失误在于,虽心向议和,却又举棋不定,错失议和之最佳时机。
同时,又因顾及颜面,不承认有议和之意,徒然将那些力主决战之将士牺牲。幸得为时未晚,大明尚未至内无贤相、外无良将之境地。
在那风雨飘摇的大明末年,卢象升、孙传庭、黄得功等一众忠臣良将,其心犹系于那片残阳如血的天子脚下,即便是洪承畴、祖大寿这等历经沧桑的将领,心中那份对大明的不灭忠诚,亦如磐石般坚定不移。
时光对崇祯皇帝朱由检而言,仿佛化作了细沙,从指尖匆匆流逝,每一息都显得尤为珍贵而紧迫。
然而,绝境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希望之光并未完全熄灭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朱由检深知,此刻他最迫切需要的,是一场对建奴铁骑的辉煌胜利,一场足以振奋人心、扭转乾坤的大捷。
这不仅仅是为了扞卫大明的尊严,更是为了凝聚那些仍在黑暗中挣扎的军民之心,让希望之火重新燃起。
而在这场即将展开的决战中,卢象升能否被委以重任,总督各路大军,成为了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之钥。
他的智勇双全,他的坚韧不拔,早已在无数战役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若能由他统领,必定能激发将士们的斗志,让大明之师如臂使指,共赴国难。
朱由检的心中,已暗暗下定决心,要以这场胜利为契机,对每一位浴血奋战的将士给予最实在的封赏与荣耀,让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大明的青史之上,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如此,方不负这些忠臣义士的一片丹心,亦能让大明帝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重焕生机。
夜幕低垂,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微弱的月光下泛着幽光,仿佛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朱由检的脚步,在这份沉静中显得格外沉重,他心中那份不安如同夜色一般,悄然蔓延。
京畿之地,历来是风云际会之所,而今战事将起,非比寻常。
身为九五之尊,他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每一丝决策都关乎社稷安危,万民福祉。
在这回返乾清宫的悠长路径上,他的思绪如同被风卷起的落叶,纷飞而复杂。
忽而,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破心际,让他的脚步不觉间放缓了几分。
在这皇城深处,藏着一位或许能扭转乾坤的人物。
此人,非但才智过人,更对时局有着独到的见解,或许,正是这场战役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棋子。
朱由检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那是一种在危机四伏中寻得一丝曙光的释然。
他仿佛已经预见,当这位智者被委以重任,那将是如何一番风云变幻,又如何让这场看似艰难的战役,绽放出意想不到的光芒。
于是,他加快了步伐,心中已有了计较。
乾清宫的灯火在前方摇曳,那是他作为帝王,必须坚守的阵地。
而他心中所念之人,将是这场战役中,他最为信赖的利剑,划破黑暗,迎接黎明的到来。
喜欢明朝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明朝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