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小窗幽记 > 第19章(第3页)

第19章(第3页)

讲求正直,莫入浮华

【原文】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高或人于虚,华或人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注释】迂:不通世故,不切实际。

【译义】做人太过方正则容易不通世故,行事太

过直率则显得有些笨拙,但这两种人还不失为正直的人。理想太高有时会成为空想,重视华美有时会成为不实,这两种人到底不能成为真正高明美好的人。

【评析】正直而迂拙,所怀抱的还是正直的心,根本上不同于那些只求变通而失去正直的人,因此,既不可笑,也不可耻,因为这种人有一颗可敬的心。人若不能外圆内方,宁可外方内方,总不要外圆内圆,一点脚跟都没有,使世间的一切正直、道德、原则,都被此等人败坏了。

任何想法总要以能实现为;隹,若是不能实现,便是虚妄。能履践的想法有一定的步骤可以依循,而虚妄的想法则没有这种次第。这种想法无论多么美妙,多么高明,也只是空想,一无是处。人都喜欢光彩夺目的事物,但是如果因此而走向无意义的浮华,只重形式而不重内容,那么就失去了根本的精神,这种美便是空洞的美。真正的美是内涵而外现,并非只是外表之美。无论是空洞的理想,或是虚浮的美,都是一种假象,无法带给我们真正美好的事物与发自心灵的赞叹。

善谋生者,不必富其家

善处事者,不必利无己【原文】善谋生者,但令长幼内外,勤修恒业,而不必富其家,善处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注释】谋生:以工作来维持生活。恒业:恒长而持久的事业。章程:办理事务的规则和程序。

【译义】长于维持生计的人,并不是有什么新奇的花招,只是使家中年纪无论大小,事情无分内外,每个人都能就其本分,有恒地将分内的事完成。这样做虽不一定能使家道大富,却能在稳定中增长。会办理事务的人,不一定有奇特的才能,只是就事情如何才能完成,在可行与不可行处加以判断,订立一个办理的规则和程序,而且,并不一定要对自己有利益才去做。

【评析】所谓“善谋生者”不一定是善于积聚财富的人,因为,要维持一家的生计,最重要的是要有恒业。任何事情,无论大小,只要有恒心,总能由小到大,逐步扩展,走向充裕。不至于像一些投机者,今日做这,明日做那;今朝穷极奢侈,明朝露宿街头,这就不能称为“善谋生者”了。此外,一家之中无论长幼,都要勤劳工作,不可有怠惰吃食之人,否则,做事的人少,吃饭的人多,纵有家产也维持不久,这也不是“善谋生者”。通常,一件事务要处理得当,一定要就事务的本身加以分析,从事物的开始、中间到结束,都要有一个可循的脉络,订下进度章程,以及必须依循的规则,如此才能将事情处理得完善。尤其不可抱着自私自利的态度,否则便会失之主观,因人害事,不但事情无法做好,自己也可能毫无好处,这就不是“善处事者”。善处事者,必能公正无私,就事论事,因此处处都能为事情的本身着想,自然能圆满地解决了。

聪明勿外散,脑体要兼营

【原文】聪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纩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

【注释】纩:棉絮。旒:帽子前面下垂的饰带。负:扛着。耒:耕田的农具。

【译义】聪明的人要懂得收敛,古人曾有用棉花塞耳,以帽饰遮眼来掩饰自己聪明的举动。耕种和读书可以兼顾,古人曾有日出扛着农具耕作,日暮手执经书阅读的行为。

【评析】聪明岂在耳目?实在是在一个心啊!“纩以塞耳,旒以蔽目”,目的是使心不为杂事所干扰,不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上。聪明岂有因外散而失去的呢?聪明的人往往心志专一,如果心志不专一,必然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思而罔然。何况把聪明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又岂是聪明人的作为呢?

耕读原本就不相妨碍,反而有相成之效。只耕不读,造成无识;只读不耕,造成文弱。耕能锻炼身体,读能增长知识,修身养性,有耕有读,才是一个有心有力的人。现在的年轻学子要靠打球来锻炼身体,却未必长久,也无生产可言。倒不如古人寓耕于读,既能天天活动,又可年年生产,来得聪明些。

异端为背乎经常,邪说乃涉于虚诞

【原文】人知佛老为异端,不知凡背乎经常者,皆异端也;人知杨墨为邪说,不知凡涉于虚诞者,皆邪说也。

【注释】异端:不同于一般想法的学说或人。

【译义】人们都认为佛家和老子的学说不同于儒家的正统思想,然而却不知凡是于常理有所不合的,都有背于儒家思想。人们都知道杨朱和墨子的学说是旁门左道,却不知只要内容荒诞虚妄的,都是不正确的学说。

【评析】异端的意思并不涉及正确与否,如伽利略的地动说,为当时教会斥为异端,但后来却获得科学的证明。佛老之说,一为宗教,一为思想,原是人们的自由选择与心证,而所以被视为异端,乃是不为社会既有形态及运行方式所接受。世人视佛教为异端,乃是见小乘出世而寂灭,而不见大乘入世而渡生。黄老之为说,在汉初为极重要的养民之道,迥异于后世谈玄论虚者。事实上,真正的异端往往出于人心错误的认识,凡是不合乎当

时人心正确的认知者,或是不能为人类带来和平幸福的事物,都可视为异端。杨朱与墨子的学说被孟子斥为邪说,说杨朱无君,墨翟无父,殊不知在我们身旁谬误荒诞的事物更多,而我们却受之而不察,岂止是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呢?

亡羊尚可补牢,羡鱼何如结网

【原文】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浮慕无成,羡鱼何结网

【注释】浮慕:表面上仰慕。

【译义】想要有所成就,任何时候都不嫌晚,因为就算羊跑掉了,及早修补羊圈,事情还是可以补救的。羡慕是没有用的,希望得到水中的鱼,不如尽快地结网。

【评析】任何事只要去做,都没有太晚的时候,只怕无心去做,或是没有改进之心。晚做总比不做好,能改总比不改好。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天无绝人之路,人之言晚言绝,乃是自晚自绝,与事无关。

许多人只看到他人的成功,而未看到他人的努力,只知羡慕嫉妒,而不知及早奋起,这是没出息的举动。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事在人为,就看有没有付出相当的努力。否则,徒然站在池边看鱼,流尽江水也是枉然。

道本足于身,境难足于心

【原文】道本足于身,切实求来,则常若不足矣;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未有不足矣。

【注释】尽行:完全。

【译义】真理原本就存在我们的自性之中,充实而无所缺乏,即使不断地追求,仍然会感到不足。外在的事物很难令人心中的欲念满足,倒不如全然放下,那么也就不会觉得不足了。

【评析】儒家讲人本来具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后天的功夫,是使这些良知良能不受蒙蔽而显现出来。佛家讲人都具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一切的修行乃在于使我们见到本来面目。这后天的功夫以及修行,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好像是本来不足,所以才有所追求,其实无上的道理只会被蒙蔽,而不会缺乏。禅宗《六祖坛经》中有一则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在佛家是不被认可为明心见性的一个偈。事实上,镜本来是干净的,尘埃只是幻影而已,自以为不净而不断拂拭,即使镜中尘埃,乃至于山河大地的影像都被拂去,还有一个在拂的影像无法去除,终是一种尘埃之见。世人外求,是情欲放不下;坐禅求空,是法放不下。若能放下,外在情欲不能动,内也不求空寂,就如镜之洁净,一无所染,那么还有什么不充足的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