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到这里,已经走过了40多分钟,整个第二幕的前半部分已经全部播放完毕了。
从孙羿所坐的前排看去,整个首映式现场,观众们纷纷仰着头,目光炯炯的盯着电影屏幕,容不得片刻的走神儿,除了偶有的咳嗽声外,现场只能听到电影的背景音乐,看到一张张随着电影画面明暗转换的脸庞。
刘艺菲不愧是神仙姐姐,这民国学生的造型居然也能如此的清纯,海棠花树下再次邂逅的那段镜头简直美的不可方物,别说男主角了,是个男人都得沦陷。
望着屏幕上刘艺菲美好的样子,钱有余在心中不断感叹着。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不止一人,身为导演的俞菲鸿同样看出了孙羿在镜头运用上的不凡。
自己这个狗师弟,好像是一个宝藏啊。
什么类型的影片都能驾驭。
尤其在拍女人这块,独到的很。
刘艺菲美则美矣,但能把她所有的优点都在镜头中展现出来,并且无限的加以放大,让观众深陷其中,这就不是一般导演能所能做到的水平了。
本以为孙羿在《那些年》上对刘艺菲清纯校花形象的打造就已经几近颠覆,没想到,民国女学生这种国人骨子里所追求的,娇柔婉约的江南女子形象,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不知道,他下次还能给艺菲打造出个什么新形象来。
俞菲鸿此刻,倒是挺期待的。
而同在一旁观影的杨蜜就是满心羡慕了,她甚至在脑海中把刘艺菲的女主角替换成自己。想象自己站在那片海棠花下,自己跟着他翱翔天空。
不过,细品之下,又有些懊恼。
貌似,自己有点演不太出来民国女学生的形象,倒是适合姨太太。
呸呸呸!
就怨孙羿这个狗东西。
电影截止目前,绝大多数观众的关注点都在黄国兴这位归国浪子终于回头,寻找到了与杨婉瑜的真爱上,但在场还是有着很多专业人士的。
让他们拍电影,可能不行,但要说分析电影,那确实是一般人都比不上。
边看边在脑中分析,已经成为了张利观影的习惯,这是职业病,不是他一门心思想单纯放松放松看个电影就能排除的,一边看的时候,自动的就分析起来了。
第二幕前半段的这些剧情,可不仅仅是男女主的爱情。
同样夹杂着各种铺垫。
虽然这段剧情的主线是男主角已经初步成长,懂得了爱情的意义,从流连花丛,到找到了一生所爱,但同样的,航校中的学习生活和身边的一群“二代”校友,也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改变着那他放荡不羁的人生观念。
同时,危机也已经敲响了房门。
电影中的时局正在不断动荡,从航校教官们逐渐丧失的笑脸和对学员们愈发严苛的要求,以及电影中恰到好处穿插出来的报纸新闻都可以看出来,孙羿无时无刻不在渲染着接下来的变局。
在主线中隐晦地埋藏接下来的剧情,当下一秒风云突变的时候,观众们才不会感到突兀,相反,之前所埋下的情绪因素会跟着电影的节奏一起爆发,让观众与主角产生共情,达到感同身受。
这种让观众不知不觉的走入到电影剧情中手法,孙羿这次是用的妙至毫巅了。
张利在心中暗自笃定,只要电影的后半部分不崩盘,这部电影绝对会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上,主旋律题材的里程牌。
回到电影,江南的小雨,如梦如幻,如诗如画,带着一种独特的柔情和细腻。
纤细如丝,轻轻地洒落在青石板路上,发出细微的淅沥声。路面上的水渍一点点地汇聚成小溪,缓缓流淌,来到了一处白墙黛瓦的小院。
如诗般的江南小院在细雨中,传来了温婉恬静的歌声,伴随着丝丝锦弦,飘然入耳。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
“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缠绵的吴侬软语,勾人心弦。
依旧是那张如春风般的笑颜,只不过褪去了少女的青涩,长长地辫子早已解开,盘了起来,湖水蓝的竹布上衣也换成了素雅得体的旗袍。漆黑如墨的双眸,还是那样的柔情灵动。
身前一位穿着军装衬衫的男子,一边轻轻地和着拍子,一边痴痴地望着眼前的女子,目光中一片爱恋,怎么都看不够的样子。
“没想到,我的小鱼儿如此多才多艺,唱的这么好听,怎么都听不够,我这辈子算是栽在你手里了。”
“咯咯。小女子可不敢当,比不得黄大少见多识广,什么样的没听过呀。”
呀,又被抓小辫子了。
都怨阿生这个臭小子,嘴上没个把门的,自己这点往日的“英雄事迹”全让小鱼儿知道了,明天就给他打发走,让他回家探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