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平生最在意的莫过于是一生所学能否得人传承,她和夫君没有孩子,最疼爱的也是乖巧的侄女。
然而,沈家倾向于给戚夫人夫君过继男丁,而非女娃。为了这件事,戚夫人和沈家吵翻了天,彼此都没有达成统一认知。
最终,戚夫人让侄女跟着她姓,到底也是让了一步。只要肯让侄女过继,万事好商量。
周佑宸了然道,“戚夫人疼爱侄女,若我答应帮她出面,解决了香火一事,想必戚夫人也会松口来我书院教书。”
像戚夫人这类人,金帛不够动人心,唯有以情动人最为合适。
“以前我与戚和仪有过数面之缘,说起来,你的姨母当年也对她赞赏不已。”萧太后说的姨母正是敬文太子妃萧明宓。
萧明宓在萧家接受顶级的贵女熏陶,才识高绝,而名冠天下的戚夫人,自然也是萧明宓十分推崇的人物。
周佑宸微微一怔,后一笑。
“母后,戚夫人和您……”周佑宸有点好奇,总感觉戚夫人与萧太后之间的交集应该不是点头之交而已。
毕竟,萧太后对戚夫人一副熟悉的口吻,年轻时两个女子或许就有过交流吧。
面对周佑宸的好奇,萧太后也不隐瞒,坦言年轻时在闺中戚夫人曾教过她和萧明宓,也是恩师了,只不过戚夫人年轻守寡,她和萧明宓身份变了,彼此都不爱提这件事了。
周佑宸闻言浅笑,“母后与戚夫人有师生之谊,也不知我能否借母后的面子,请动戚夫人。”
“小事,这件事母后替你办妥。”
萧太后轻抚周佑宸的手背,笑容满面。
找到了合适教学的女先生后,接下来的相对容易一点。
丹青大师雪岩先生愿意来博望书院教书,翰林院的几位大儒也答应周佑宸,会去博望书院帮忙。宫廷的段乐师与舒舞者同样也肯来博望书院教授学子们。
对此,周佑宸稍稍松了一口气。
博望书院的老师人选暂时不用担心,不过,博望书院建院地址,倒是一个问题。
博望书院肯定不能离盛京太远,其次最好路况好一点,交通便捷,能容纳多人来回穿梭,再者,博望书院最好是风景秀丽,方便学子们歇息。
有关博望书院的地址,周佑宸这些天也是头疼不已,暂时没有个头绪。
得亏周佑楷有意表明自己的态度,便做主在盛京附近不远的一别院,赐给周佑宸当博望书院的地址。
这个别院占地面积广,同时面朝四方,方便容纳五湖四海的来宾,路况也好,学生折返都很轻松。
然后便是学子们的宿舍,毕竟来回也要好几天,周佑宸考虑到招生问题,学生的吃住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
由于是建校,周佑宸光是资金就砸进去了不少。虽说她是衣食无忧,手头宽裕,问题在于,博望书院是一所综合性质的女子书院,她要让这个书院的学子们拥有不一样的选择。
大雍不缺教授男子读书的书院,但缺一所教授女子念书的书院。
贵族大家对女子教育相对来说重视一点,当家主母目不识丁,说出去了也是沦为笑柄,是以这种情况稍微好一点,琴棋书画方面自然是比寻常人好很多。
在民间,当吃住都成问题时,几个人重视姑娘家?何况是教姑娘家读书识字?好一点的最好读几个字,差一点的干脆那是大字不识几个了。
要知道,大雍的识字率目前来说也就百分之三十左右,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周佑宸也清楚,单纯要民间姑娘念书识字,似乎不太现实,最好是学点本事,有一技之能傍身,这才是女子的立身之本。
周佑宸已决定好,仿照现代的大学,建一家综合的女子书院,里面教授如冶铁、调香、跳舞、刺绣等诸如此类的项目,民间女子未必都要识字,但一定要学本领。
周佑宸心知肚明,博望书院要想在短时间内见效,最好是在学生和老师这两大人群下苦功。
高门大户的女子基础要好一点,诗词歌赋略知一二,这些人要想教她们四书五经,虽然也要花费时间,但还不至于到鸡同鸭讲的地步。
民间姑娘不同,现实条件摆在那儿,就算是她要收那些天分好的,恐怕也是心有余力不足。若是放宽条件,以考试作为考核标准,兴许更公平一点。
周佑宸皱着眉,要是有人以为她的书院是女子高嫁当贤妻良母的跳板,那就不好意思了,她会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们,这家学院的学生们普遍是走到前朝,在各个岗位发光发热的。
邀请的老师名单,周佑宸修改了三遍,最终定稿,对外招收的学生,周佑宸也说明是女学生,而且不论身份高低,商家女她也是招收的,只要这个姑娘有一技之长。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