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云陵一梦 > 第133章 第一次内阁会议下(第1页)

第133章 第一次内阁会议下(第1页)

只见朱元璋猛的站了起来,目光卓卓的盯着朱雄英,语气激动的问道:“大孙儿,你终于长大了,原本咱还有些担心你有些妇人之仁,但是如今皇爷爷放心了!”

说完他还扫了眼凌汉,杨思义与刘三吾一眼,低声道:“咱知道,咱以后在史书上的名声不会太好,咱也不在乎,咱做的一切对的起自己的天地良心,咱还没老呢,用不上自己的孙子替咱背着骂名,就按吴王的意思办,有什么问题,咱背着。”

在朱元璋的强势干预下,云南的事情也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其余人也就这样在沉默中同意了。

随后,内阁又相继讨论了一些问题,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座的没有一个是普通人,所以彼此探讨,确实给朱元璋做决定提供了很多帮助。

所以几个人凑在一起谁也没有在乎时间,最后朴公公干脆就将一些小吃,放在几人的周围,只要饿了,就随手拿起一块。

就这样,太阳很快就已经落山了,太极宫内的灯盏换了两次之后,众人才回过神来。

朱元璋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不由得感叹了一声:“时间过的真快啊,今天还有最后一件事需要商议一下,这件事商定之后,大家就都回去休息吧。”

听见是最后一件事了,众人不由得都伸了个懒腰,提起精神,竖起了耳朵。

朱元璋不急不躁的低声道:“凌爱卿,杨爱卿,自从洪武十八年以后,国子监就开始进行了封闭式的管理,除了进入国子监的学子外,几乎没有人知道国子监现在到底要做什么,今日就让刘爱卿给你们看看,这几年国子监的学子都在干什么。”

说完,便笑意盈盈的看向刘三吾,刘老夫子也没有卖关子,神秘一笑,随后拍了拍手,几个太监便将国子监内的教材都搬了出来。

朱标与朱雄英都是知道新学内容的人,所以都很淡定,但是凌汉与杨思义可就不一样了,刚开始翻看的时候,两人还看的云里雾里,但是很快,他们两个就反应过来了,这些都是一门新的学术流派的教材。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不简单。

这几本教材其实很简单易懂,虽然没有看完但是却已经看懂了大概,就是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解释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让人不再信奉神佛,而是相信所谓的科学。

这可与儒家文化背道相驰啊,儒家文化中讲究皇权天授,认为皇帝是天选之人,所以才称天子,如今百姓之所以如此敬畏皇权,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触怒皇上就会引发天谴,但是这门新的流派却在宣杨人人平等?可以预想到一旦这门学术流派问世会对儒家文化造成多大的冲击。

凌汉合上了手中的教材,不解的向刘三吾问道:“刘大人,这是您和国子监的学子这五年来研发的新的学术流派?”

刘三吾笑着摇了摇头,有些得意的道:“非也,这门学术流派被命名为科学,是吴王殿下主编,国子监诸位教习辅助,在洪武十八年就已经编撰完成,这五年来,国子监之所以封闭管理,就是为了不让这门学术流派泄露出去,目前国子监内有将近四千名学子,都已经专研科学有一段时间了。”

坏了,事情大条了,虽然这门科学阐述了很多这个世界的真理,但是一旦与儒家思想发生对撞,都会被撞的头破血流,如今国子监内的这四千学子可都是整个大明最顶尖的人才,而且如今大明的科考还是以儒学为主,如果这四千名学子都转头学习科学,那就等于断了科举之路,大明的人才可能就要断层了啊。

杨思义第一时间提出了自己的忧虑:“陛下,这门科学虽好,但终究不是我大明科考的正途,让大明这么多资质上佳的学子学习一门无关科举的学科,这对大明学子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浪费啊。”

朱元璋则轻笑一声,淡淡的问道:“如果我大明的科举,从儒家学派转为新学呢?”

这句轻飘飘的话落在凌汉与杨思义的耳朵中却重如泰山。

怪不得国子监内这么多学子会废寝忘食的研读新学。

怪不得这么多年将国子监围的水泄不通,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水落石出。

原来皇帝与吴王联手下了这么大一局棋。

如今天下的读书人,都是儒家文化的弟子,有的人读了一辈子儒家经典,就是为了能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这个时候,朝廷宣布科举不再以儒家典籍为主,而是开始推行新学,那恐怕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会彻底疯狂。

一时之间,两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见到两人的沉默,朱雄英不由得上前开口道:“二位都是通过科举,考中了进士之后,才入朝为官,有些话我也实打实的问二位,儒家的四书五经有教过什么是为官之道吗?所谓的程朱理学有提过如何能让百姓生活的更好吗?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儒家文化已经腐朽,这是不争的事实,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其糟粕,还不如另立新学,这件事情现在告诉您二位,也是因为您二人门生故旧满天下,如果能得您二位的帮助,新学的推进才会更加顺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