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正文 > 第184章 一摞借条(第2页)

第184章 一摞借条(第2页)

不过老武明显对土地有些执着。

其实这桩买卖,如果仅以交易来看,老武是亏本了的,那地价给的高于市价,甚至那破烂窑洞家什也很照顾的多给了钱,至于还得留下老少四个,那干不了什么活,纯粹就是四个负担。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怀玉在一边看的心情复杂,不过也能理解他们的做法,这个时代的债务,真是催命的,连朝廷衙门的公廨钱,年息几乎都是百分百了,民间的利息只会更高,越是饥荒战争的时候,这债利息就越高。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债务,就是这个时代那些权贵甚至寺庙收割百姓的最好工具,一旦借债,就会利滚利,轻易难以脱身,不死都要脱层皮,而对这邻居来说,她们如今的情况,一般人也不会借给他们债,肯借的,那也必然是盯上他们的地还盯上他们的人,要不了几年,他们一家就会连人带地,彻底成了别人的。

倒不如主动些把地卖了,还能算个人情,看着乡亲份上,乞求给孩子们个活路。

老武最后出了钱买了二十亩地,收下三间破窑洞,还收下了老少四个,他们身份算是武家雇佣的,但没有工钱,只提供吃穿住宿。

老人在厨房帮厨,一个姑娘也跟着,两个男孩子,大点的九岁了,安排到千金堂做学徒,小的才七岁,便让做了老三怀良的书童。

这家子刚安顿好,另一家差不多情况的也寻上门来,最终也是买下地收下屋,连孤儿寡母一家子也收下了。

其它村民们不是万不得已,也还是想再咬牙扛一扛,找上武家,希望借点粮暂过难关。

对此老武也是很豪爽应承,秋借春还,借一还二。

当下最厚道的利息了,大兴善寺等这些长安的大寺借的粮,比这还高。

村民们签下借条的时候,其实不少心里都明白,到春天也根本还不起,到时只能延期到夏收,而延期是要加息的,甚至利滚利,那时他们要还的粮更多。

家里地多的,如果丰收了,那咬牙多还些粮,如果到时歉收,可能也只能先还了旧债,再举新债,到时这利息就能夺走他们大部份的收获。

甚至有些人家,可以预见的是到期后是偿还不了的,到时可能只能变卖田地了,但手里头那一点土地,没谁愿意轻易的变卖,只能拖一时是一时。

好多农民破产,甚至典妻卖儿,往往也是因为这犹豫,没能及时的处置债务,最终被利息拖垮。

前厅。

老武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摞借据,还有收的地契、房契,甚至是卖身为奴的私契。

看着这些,老武也不禁感慨,多少个家庭破败啊。

“这次龙桥堡和隔壁几个村子的地,收了二百三十亩,”老武把地契交给柳氏,“老婆子你收好。”

剩下的都是借据,这次借出去不少粮食和钱绢。

其实怀玉那里也有不少借据,比这还多,都是千金堂那边员工借的,有的员工还带亲戚来借。

怀玉给员工们借粮是秋借春还,半年期,借一还二。但借给外人,则是借一还三。

如今粮食宝贵,青黄不接,不是员工们的亲戚,怀玉都还不会借,借也是限量的。

千金堂如今生意兴隆,盈利丰厚,西市的分号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甚至都计划往洛阳开设分号了。

鄣县盐井寨的产业也很有潜力。

怀玉看着这些借条,对唐代的金融债务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他毕竟第一份差事就是三原县捉钱令史,在军器监、神机营,也拿到大笔的公廨钱。

这年头,金融行业是完全依托在朝廷官府、权贵官员,以及那些寺庙名下,其利息之高让人惊讶,百姓债务之累也是让人感叹。

可以说放贷真是这年头最赚钱的买卖了,不过入行门槛较高,没有过硬的关系也是干不了的。

怀玉想着,要不干脆自己也开家当铺算了。

这年头当铺一般叫质铺,或是长生库,最初就是源于南北朝佛寺。

唐代官衙有公廨钱、捉钱令史放贷,寺庙有长生库抵押放贷,甚至金银铺、粮铺等也搞金融借贷业务,金银铺一般还经营诸名替客户保管储藏贵金钱财的服务,相当于银行保险柜,存钱没利息还得交保管费。

那些大寺、大商号,甚至能对重要客户提供一些诸如长安存、洛阳取这样的异地通汇的业务。

怀玉觉得大家都来找武家借贷,倒不如直接开家质库经营,反正他现在手头也确实有些余钱,总不能扔地窖里长霉,或是存别人家还给别人家交保管费吧?

自己拿来放贷,不也是能钱生钱么,关键是这质铺还特别赚钱啊,他现在也是开国县子,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杀猪吞并了。

这个想法跟老武和怀义一提,老武倒是有点犹豫,总觉得这种生意不好做,他还是觉得有钱就买田置地买奴买牛马稳妥,怀义则向来是不太研究这些事的。

“你再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想好了就去做。”老武最终还是表态支持了。

“一会,宾王就要跟媒人来提亲了,都准备一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