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写那封信的人是谁(1)
“杜家四月初一被抄家,三月二十三被告私造龙冕,三月十三被发现与十三骑有往来,而……二月初二那日,杜家以霄云郡主想看兰花为名,在洛阳城南边的和春园举办了一个小型赏花宴会,这个与杜家出事有关联吧……”
杜笙还没来得及有反应,坐在旁边的各路官员倒是都震慑住了,这之间为什么会有关联呢?
有些官员提出了质疑,左辞微微笑着,继续道:“其一霄云郡主最爱的是莲花,兰花些许喜欢,可不到特地举办宴会的地步,其二,霄云郡主虽然名动天下,可杜兆明是个沉稳内敛且低调的人,为女儿喜欢兰花特地举办一个宴会,不是他的风格,他这么做,只是为了掩盖他的真实目的。”
便是陆少安也为他的心思缜密所折服,他忍不住拍了拍手掌,“左大人让人叹服!”
左辞回头颔首一笑,“不敢当,还是陆将军提供的信息周全!”
众人皆知陆少安出身杜府,是杜府军将之一,后因首告杜家私造龙冕有功,给了皇帝一个治罪杜府的借口,后得皇帝信任,而现在他如此受褚孝仁器重,甚至很多人忍不住猜测陆少安本就是皇帝安插在杜家的奸细。
说完那句话左辞继续问杜笙道:“当年元月,陛下提出要分立四国公府的主意,是不想杜家一家独大,尽管杜家表现附和,并没有任何不满,可杜家在二月举办宴会,到三月与十三骑联系,应该都是对陛下那个决断所作出的反应吧。”
杜笙闭着眼已经没吭声,他只有出气的份,已经没有进气的份。
即便他没表现出任何反应来,可内心是撼动的,这个左辞太厉害了,厉害到让人可怕。
坐在那里听审的官员已经是惊叹无能,果然情报人员对于审讯犯人很有特殊优势。
左辞最后踱步到前面,蹲在他跟前,捏着杜笙的下巴道:“杜笙呀,别顽固了,说吧,你要是再不说,你娘……可就保不住了!”
这句话才真正让杜笙心里发怵,他娘不是成了端王妃吗?难不成端王保不住她了?
左辞见他终于有了反应,露出了神秘的笑容,说道:“韩彦筠前些日子差点被处死,是吉贞公主救了他,可陛下对韩家十分不满,连带也恨端王妃,而你娘呢恰恰认了一个义女,带着这个义女进宫惹出了不少是非。甚至有人怀疑齐王勾结端王行刺皇帝,齐王罪行已定,不日将处死,你说陛下会不怀疑端王吗?你以为端王还是以前的端王,你以为他还能保得了你娘?”
左辞一番话说下来,杜笙已经呆滞,原来发生了这么多事。
“所以,我告诉你,只要你开口,我绝不动你娘,可如果你不开口,我发誓……我随意寻找一条证据,便可把你娘带入狱中,你刚刚受到的苦楚她悉数要承受……不仅如此,”左辞忽然露出狰狞的笑容,一字一句道:“我还会把她丢入罪囚堆里,让你看着你娘受侮辱……”
杜笙闻言额间的青筋瞬间暴起,眼里是嗜血的痛恨,牙呲目咧,想要吞了他。
便是那些官员无一不冷汗涔涔,这是第一回有人敢这么说端王,想必今日左辞这话要是被端王听到了,他就是一个死字,正因为端王对韩婉茹的维护到令人可怕的地步,所以从来没有人敢用端王妃来危险杜笙。即便有,也并不能真正把端王妃怎么着。
可刚刚左辞这几句话,着实让人震撼,难道陛下真的已经很不信任端王了吗?齐王倒下后,下一个就是端王府了吗?
左辞这人从不轻易开口允诺,可也从不食言,他这人给人天生的信服力,他这么说,没人觉得他只是恐吓,他说到定会做到。
杜笙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什么都可以接受,唯独不能接受她娘受这样的凌辱。那是对杜家的侮辱。
杜笙看着左辞,许久许久,从最开始的恶恨,到后来的平静。他的思绪千回万转,在做着剧烈的斗争,心中的怒涛久久不能平静。
死了一了百了,可活着才是真的受罪!
左辞没有给他任何压力,而是平静地看着他,想看着一个合作的战友。
直到杜笙终于涕泪交加,满目苍夷。
“好,我说,但你说到做到,今后不许再威胁我娘!”杜笙眸光平润无波,没有一丝惧怕也没有一丝愤怒。
左辞勾了勾唇角,薄薄的唇翘了翘,“我以左氏祖先发誓,哪怕将来端王府有事,我保你母亲安虞!”
左辞这话声音不大,可听着却十分狂妄。
陆少安虽然是皇帝的心腹,可名义上的上司是端王,他竟敢当着陆少安的面这么说端王。这里其他官吏,除了一个机密记录员,另外两位一个是大理寺少卿,一个是刑部侍郎。每一个人的官职都比左辞大,可还是被他所威慑到。他竟然敢发这种誓,真是太狂妄了,这种自信极度可怕。
而这时,左辞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说吧,那些事都有什么关联,你们杜家都谋划了什么?十三骑在哪?你怎样可以帮我找到十三骑?”左辞眸光微亮,闪着一种犀利的光彩。
听到杜笙松口,随听官员几乎是痛哭流涕,杜笙是天牢最难啃的骨头,三年来没有说一个字,今天终于愿意吐露实情,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少卿想不流泪都难。
左辞给他递了一杯水,还喂了一颗药,以防杜笙透支死去。
等到杜笙润了嘴唇,沉默了一会,他方缓缓开口:
“你说的没错,我杜家最开始掌控着北睿一大半的边境护防,这让皇帝胆寒,可我杜家忠心耿耿,从不有半点逾越的地方,可皇帝还是不放心杜家。他提出要分立国公府以拱卫四境,我们杜家自然不高兴。”杜笙难掩气愤。
左辞这时轻飘飘插嘴道:“我北睿最大的弊病便是四国公府包揽军政,国公府私兵众多,这是极大的威胁,陛下此举分立国公府是顺应时势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