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的二弟楚忠文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母亲就让人捎信回到家里,一家人聚在一起,商议忠文的工作问题。一个农村退伍兵还是要回到农村,到了农村还就是继续务农种地,或者在大队做一名农村干部。毕竟在部队几年,得到几年的系统教育,各方面的素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各方面协调能力都会得到加强。
孝文现在是公社的领导干部,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母亲和家里人都希望孝文能给忠文帮忙安排一个不错的工作。孝文也感觉二弟在部队锻炼了几年,各方面的素质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进步,也不想让自己的弟弟在老家务农,如果二弟在公社混得很好,不断地进步,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孝文的事情,如果二弟在家里务农,以后,他过得不好,他的家庭,他的孩子们还会找自己帮忙解决,将来也会有麻烦。所以也愿意帮着忠文安排一下工作。
孝文很想让忠文去公社的计生办,这可是公社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部门,干得好会进步很快,可以很快就能成为国家干部。但是二弟忠文死活不同意去计生办,感觉这个单位不靠谱,说出去都觉得丢人,老母亲更是觉得去了计生办,将来找媳妇儿都困难。既然全家人都反对去公社计生办工作,孝文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公社的供销社工作。
祥城县联桥公社供销合作社是联桥公社的一家从事零售业为主的企业,在公社驻地有很大临街的大门面,有男女职工十几个人。既然忠文和全家都向往,那就让他去吧!孝文也就很尊重忠文的意见,帮忠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让忠文在退伍回到家乡的当月,就顺利进入了联桥公社供销社去站柜台上班了。
忠文的工作刚刚安排妥当,孝文就接到祥城县委办的通知,尹书记找孝文谈话,孝文接到通知后,就安排一下手头上的工作,坐上公交去了祥城县城,来到了县委尹书记的办公室。
尹书记看见孝文进来,就放下手中的笔,从办公室过来,抓住孝文的手重重一握,然后就和孝文并肩坐在沙发上。热情询问孝文的工作情况,和联桥班子的团结情况,孝文都是详细一一介绍一下。
“孝文啊!你是我们县委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对于你的工作,县委一向都是满意的,”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ZY主要领导同志非常重视的问题。他始终关注着年轻干部的成长,认为这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他指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必须冲破旧的观念束缚,创造有利于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年轻干部队伍。”
“孝文,你年轻,有活力,全身上下都充满了激情;看问题很深刻,处理复杂问题有手段,有思路,还很果断。对于你这几年的工作和进步,县委都是看在眼里,是满意的。”尹书记很有亲和力,每一次和尹书记的谈话,都让孝文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有时候,我都很羡慕你啊!羡慕你的年轻,真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为了祥城美好的明天,县委对你的要求会更高。孝文,你对自己的要求也要不断提高才行,一定要加强锻炼和学习。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运用一切手段,抓住机会,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永远走在干部队伍的前排。
“最近,有一个脱产学习的机会,我已经推荐你了,希望你能抓住机会,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县委和我的重托,争取取得好成绩,回来挑更重的担子。”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确保党的政治路线长期不动摇的需要。ZY主要领导同志曾明确指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订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这是ZY主要领导同志对干部“四化”方针的内容的完整表述和概括。这是我们党对你们这一代年轻干部的期望,也是我这个老党员对你的期待。”尹书记面色严肃,谆谆道来,孝文也是面色凝重,倾听着尹书记的善诱训导,感觉到了前面的这位老布尔什维克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我们今天就谈这么多,一会儿,你再去张部长那里办公室,他会告诉你是哪所大学,和具体入学日期。”说着,就站起身,孝文也匆忙站起来,哽咽道,“孝文绝不辜负尹书记对我的培养,一定要取得优异好成绩,回报祥城人民,回报尹书记的厚爱!”尹书记满脸深情,两眼怜爱,又伸手拍拍孝文的肩膀,就走回了办公桌。
孝文走出书记办公室,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自从高中毕业,回到家参加工作,因为不能参加高考升入心仪的大学一直耿耿于怀,又有多少个深夜难眠,无数次梦中又背起书本,和昔日的校友又走进教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今,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真的如愿走入大学校园,完成多年夙愿。一定要把握机会,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完成领导的嘱托!孝文暗暗发誓!
八十年代初期,“文凭热”突然火了。一时间,社会上获取文凭的渠道越来越多,比如电大、函授、进修以及自学考试等等,党校也是其中的一个。
刚开始的时候规定很严,党校招生仅限于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其程序主要是自愿报名、单位推荐、党校自行组织考试并录取,沿袭工农兵上大学时代的痕迹仍然很重。包括刚开始时自学考试的“党政专业”也是这样,必须要有在本单位从事两年以上的党政工作才允许报考。但没过几年后就面对社会放开了,谁想报谁想考都可以。
那个时候找女朋友有没有“三转一响”就迅速让位于有没有文凭,并且各行各业一方面有很多没有文凭的干部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另一方面还有很多有志青年在当时是没有文凭的,包括一大批返城知青和转业军人。换句话来说,按照新的要求,很多人是不具备当干部特别当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
于是,在那个年代里,上至40-50岁的中年人,下至20岁左右的青年,每天下班后都重新背起书包,纷纷走进夜校或者各种补习班“充电”,在社会上迅速掀起了一股“我们爱学习”的热潮。但比起电大、自学考试来,要数党校的文凭最容易拿到手,因为党校可以自己定招生名额、自己出题考试、自己定分数线、自己录取和自己发文凭。因此大家也心照不宣,就是党校的文凭含金量最低,以至于后来很多单位都不认,包括一些假文凭和买文凭的现象也充斥整个社会。
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干部当时都是通过党校这个平台拿到的文凭,也并不标志着他们的文化修养就有了大幅度的明显提升。事实上他们还是他们,只不过拿到文凭之后让自己随后的晋升、评职称等增加了分量而已,还有其他什么用途呢?
孝文离开尹书记的办公室,就直接去了楼下祥城县委组织部张部长的办公室。张部长也和孝文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最后,拿出了一张印刷精致的彩色印刷品,《齐鲁农业机械化学院》的入学通知书,递给孝文。
孝文也是心潮澎湃地双手接过那张入学通知书,又立正站好,向张部长表了决心:“孝文一定会好好学习,珍惜这次机会,绝不辜负县委和部长的重托,争取早日学成归来,回报领导,回报祥城人民!”张部长也是微笑着不住点头,看似非常满意。
齐鲁农业机械化学院,创建于1956年6月21日,是“文革”前齐鲁省13所本科高等学校之一,为工科类院校;是今齐鲁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
1956年6月21日,齐鲁省农业厅发布“农教(56)第1377号”文件,创建齐鲁省泉城农业机械化学校。1958年4月学校迁至德城,5月更名为齐鲁省德城农业机械化学校。1958年8月25日,齐鲁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学校升格更名为齐鲁农业机械化学院。1962年10月,学院迁至齐都市。齐鲁工程学院占地面积28。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4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38万元,图书馆馆舍面积1。1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6万册。
孝文拿着那张入学通知书,心情非常激动,恨不得大声高歌一曲,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又想去一个没有人看见的小树林,来几个百米冲刺,直接撞击那成功的红线;还想邀几位知心好友,共举杯痛饮,含泪诉衷肠。
眼看已临近中午,孝文没有心情吃饭,也没有回单位,更没有回家,而是骑上自行车,一路猛踩,飞奔向大楼公社,直接闯进杨欣庵书记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