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一边说,一边给李卫东倒了杯茶。
听到刘潇点的菜,李卫东不由得又看了她一眼。
从原主的记忆得知在这个年代物质还是比较匮乏的。
再加上又是计划经济,三年饥荒才过去不久。
现在还在实行的是配额制。
普通人家一个月可能都吃不上一次肉。
没想到刘潇居然点了个红烧肉,这不由得让李卫东不意外。
刘潇望着李卫东那憨厚老实的模样,嘴角噙着一抹迷人的微笑,心里却暗暗琢磨着如何套取南锣鼓巷周围的情报。
作为一名刚从国外回来的公安,她对这片区域的人员构成还不甚了解。
此次约见李卫东,一方面是想当面感谢他昨日的见义勇为之举,另一方面也想借机打探一下周边环境,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人员的动向。
服务员很快端上了菜。
李卫东端起汤抿了一口,顿觉唇齿留香,不由赞叹:
"真是好汤,鲜美醇厚,回味无穷啊!
"
刘潇点点头,也举杯啜饮一口,笑道:
"这家店的手艺的确不错,早些年我出国前,和家里人常来这里用餐。
"
"原来刘潇同志是留洋回来的?怪不得气质这般不凡。
"李卫东由衷地夸赞。
"李同志谬赞了。
"刘潇不好意思地笑笑,岔开话题道,
"说起来,我这次回国才两个月,对家乡的变化还不太适应呢。李同志在这片区域生活久了,想必很熟悉吧?
"
"那倒也谈不上,我就一普通工人,平日里除了上班,也就是在街坊邻里间串串门,倒也没什么特别的。
"李卫东谦虚地说。
就这样一问一答间,两人渐入佳境,话题也越来越广。
刘潇留学多年,见多识广,谈吐间往往能触及许多新鲜领域。
出乎她意料的是,李卫东虽然只是个普通工人,但是不管聊到什么话题,他都能接上一两句,而且常常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令她刮目相看。
"。。。。。。说起来,鹰酱的制度看似光鲜,实则漏洞百出。他们的分立制衡,表面上是相互制约,实际上却常常陷入恶斗的泥淖。。。。。。
"刘潇娓娓道来。
李卫东点头称是:
"所以说,制度,还是要符合本国国情,就像我们搞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比他们那一套强多了。
"
刘潇不由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