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御驾回京后,胤祉是头一个主动到乾清宫求见的倒霉蛋,可在他来时的路上,乾清宫就已经为他敞开了大门。
康熙从前自认为对京城的掌控已经足够严密,可太子在他眼皮子底下与掌管京城军队的武官勾结,若非高士奇给他提了醒,恐怕他就要做唐高祖(李渊)第二了。
如今虽及时避过一场祸事,但也证明他对京城的掌控力度还不够,尤其是皇子和百官。
针对京城的布置,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完成了,若非如此,他又怎么会轻易将太子带出京。
御驾离京后,无论是索额图和托合齐的密会,还是纳兰明珠当日就明晃晃地去了诚亲王府上,老八这中间去了几次安郡王府……一一被记录在册。
所以老三还未到宫中,他不光已经知道了老三要求见的消息,还知道老三在接到圣旨之后见了老大,知道老三在宗人府里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康熙连折子都放下了,静静等着老三来,看老三对这事儿到底什么态度。
胤祉没有态度,办案的工具人能有什么态度,公正执法就是了,他来乾清宫也不是试探皇阿玛的态度,而是问一问皇阿玛扣押太子的理由,在德州行宫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朕将太子带走后的短短几日,索额图和托合齐曾两度密会,后太子中途得病,朕命索额图前去侍疾,又召托合齐前来,索额图于行宫之中百般挑唆太子,朕不得已将其拿下。”康熙语气沉重的说道。
胤祉在下首挑了挑眉,所以……太子都已经被关进宗人府了,实际上却未曾动手,被关押的理由仅仅是索额图挑唆,再加上一个与武官交往过密。
知道皇阿玛容不得太子染指京城兵权,可皇阿玛这反应委实激烈了些。
他还以为闹成这个样子,折了一个步兵统领,堂堂太子被关进了宗人府里,是因为太子已经动手或皇阿玛掌握了太子动手的证据。
结果,就这?
是他低估皇阿玛了。
“儿臣必定会仔细调查。”
太子和几位武官的关系毋庸置疑,如今要查的是太子到底有没有谋逆。
胤祉出宫前为宗人府里关着的几人向皇阿玛讨了太医,之后便匆匆离去,为了查明此事,连大朝会都请了假。
康熙和文武百官没有等太久,未满一个月,诚亲王便向上提交了案宗,这案宗上列明了太子党十数名官员贪赃枉法的证据,还有太子与托合齐等武官私下勾结的证据,甚至有索额图私底下的张狂之语。
这些证据已经足够将涉事官员全部都拉下马了,但要废掉太子之位,远远不够。
没有谋逆之举,只是和几个武官相交,只是手底下出了几个罪臣,还不足以废太子,就算是口出狂言的索额图,也未曾付诸于行动。
若只根据诚亲王提交上来的案宗,索额图等人是必死无疑,但太子和十三阿哥也就只是名声受损,甚至这些罪过都不足以让两个人在宗人府被关押了这么久,还一路从德州被押送到京城。
所犯的错误和近两个月来遭的罪,两两相抵,太子党在朝堂上失掉半壁江山,但太子这面大旗仍在。
这样一份案宗,不像出自诚亲王之手,倒更像是太子党的断尾保命之举。
可关键诚亲王和太子是死敌,只有弄掉太子,才有诚亲王上位的可能。
别说文武百官看不明白,就是康熙也没看懂老三,但他不能让这件案子就这么草草了结,太子或许之前没有谋逆之举,但不代表没有谋逆之心,否则何必与那么多京城武官结交,更别说还有索额图在其中撺腾。
索额图的胆子有多大,没人比他更了解。
昔年鳌拜专权,连太皇太后都拿鳌拜没办法,抓鳌拜的办法还是索额图出的。
那时,索额图已经是吏部侍郎了,自请解任,做回他身边的一等侍卫,侍卫们每天跟着他练习布库,等到鳌拜放松警惕时,便一拥而上,将其擒住。
索额图兵行险招,而且还是当时第一个扑上去的侍卫,立了大功。
所以鳌拜被擒后,便直接升迁为大学士。
旁人或许没有谋逆犯上的胆子,但索额图有,太子也未必能经得住索额图的怂恿,不然为何要暗地里与那么多武官联系。
老三为什么手软,康熙不清楚,但事已至此,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废太子了,既然老三不肯下手,那就老八来。
太子谋逆案从诚亲王转到了八贝勒手里,显然万岁爷对诚亲王的调查并不满意,聪明人就知道这案子该怎么查了。
一盆盆的脏水开始泼向太子,比当年往诚亲王身上泼的脏水还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