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皇帝死了呢?
如果那些?逼迫他们南征的?将领,一个?个?都带着亲兵逃跑了呢?
他们继续抵抗,还有?意义吗?
就这样,支撑着北秦士卒最后负隅顽抗的?精气神?也不复存在。
他们有?的?绝望地放下武器,跪在原地,有?的?则疯狂地夺路而逃,想要回到?北方。
这大营之中,原本有?十多万将士,此时竟不战而溃,四散奔逃。
北秦士卒生怕被身后的?北府军抓到?,一个?个?争先恐后地逃跑,以至于根本不用女军们动手?,他们自己就因踩踏而伤亡无数。
潘可终于抄小?路回到?大营,与宋梅等人会合。
北秦人并不知道这场袭击一共只来了一千多人,她们若是?再留在这里,迟早会被那些?走投无路的?胡人发现破绽、反戈一击。
于是?,女军们对视一眼,很快就拿定主意,策马离开了这座乱糟糟的?大营,预备找大军来接管此处,而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追击。
女军的?离开并不意味着北秦人的?胜利。
尽管这些?人还未被北府军斩首消灭或是?收为俘虏,但无论如何,符石此次南征的?大本营已被攻破,营中的?这十万人,今夜恐怕至少折损了两成。
更重要的?是?,符石受伤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而言,火药造成的?伤害是?一个?极其罕见的?创口?。
符石能?够病愈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
种种迹象表明,这支仓促之间汇合起来的?南征大军,在连续的?战败与君王的?重伤之下,恐怕再也无法合力南攻了——江左,安全了。
果然,仓促奔逃的?北秦士兵,在逃亡路上,不止一次地出现了炸营之事。
氐人、羌人、鲜卑人各自为政,趁着符石病重、主力削弱的?时机,抢夺兵员与地盘。
由失败而生的?种种怨怼,不出意外?地出现在了众将之间。
这支军队中潜藏着的?民族矛盾、势力争夺,终于在失败的?刺激与野心的?催化之下,疯狂地显现了出来。
到?了最后,就连符石本人,也不得不在重伤的?情况下,带着亲兵四处奔逃,以免被野心勃勃的?属下杀人灭口?,取而代之。
当苻石麾下羌族、羯族、鲜卑慕容部、鲜卑乞伏部等接连自立的?消息传来时,郗归正在细看前几场战争的?战报。
大战已然结束,但北府军却并未班师回朝,而是?于各自的?驻地修整,休养生息的?同时,帮助各地重建秩序。
北方蠢蠢欲动的?各个?胡族,因为符石南征的?失败,而重新萌发了割地自立的?念头。
这场南北大战,江左取得了大胜。
如今这副混战的?局面,对于北府军而言,正是?北伐的?好时机。
因此,郗归强压下那些?有?关召北府军回京、封赏有?功之臣的?折子,想方设法促成北伐。
然而,对于许多世家而言,郗归留北府军于豫、扬二州,显然是?为了扩张势力,占据二州的?重要城池。
他们不遗余力地奔走着,一方面,试图让谢瑾和?王含出面,逼迫北府军班师回朝;另一方面,则散步消息,声称郗归不愿封赏众将,试图瓦解北府军对于郗归的?信任。
对于世家们的?挑唆,谢瑾只随意应付过去,暂时稳住他们,并未找郗归说些?什么。
王含则早已被逼离建康,又被王池派出的?人监视着,对于世家们的?提议,他根本有?心无力。
至于北府军,郗归向来深知荣誉与利益的?重要性。
早在大战刚刚结束之时,就让各部报上了大战中表现优异的?军队和?个?人,朝廷虽因北伐的?缘故不能?封赏,可北府军内部的?嘉奖,很快就会随着郗归的?手?书,传往各个?大营。
郗归说得很明白,待到?一切尘埃落定,所有?将士——无论牺牲还是?活着的?——都会获得他们应有?的?荣誉和?奖赏。
此时距离大行皇帝的?崩逝,已然过去了半个?多月。
这半个?多月发生了太?多事,以至于直到?郗归稳稳地接住了共和?行政的?权力,司马恒都还没有?来得及见她一面。
当日宫中禁卫冲入琅琊王府,要将司马恒与琅琊王带走问罪,司马恒心知形势不由人,因此抬出郗归的?名号,色厉内荏地训斥了一番后,很快便逃去了京口?。
然而,大行皇帝崩逝的?消息刚刚传出,郗归根本没有?工夫见她。
再后来,郗归去了建康算账,残忍地杀了琅琊王和?王安一脉数十人。
司马恒追了过去,却只看到?刑场上浓重的?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