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汉武帝脑中飘过这样的想法,但是也许这个答案永远没有人知道,直到后世两千多年后,《汉武故事》的编纂者也仍旧是众说纷纭,就算他问祁衡,祁衡也答不上来。
【前几项在正史中也有记载可以验证,但是好色多情这一点上,我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和上一期分析秦始皇一样,这里要从汉武帝年幼初入政坛时讲起。
秦汉时期,和后来的宋元明清在女子地位上有着极大的不同,上一期我们说过,先秦时女子干政稀松平常,饶是秦始皇在登上王位的初期,也受到三位太后的权力掣肘。
至西汉时期,前有吕后把持朝政,和唐武则天并称吕武,可见风光一时。在此之后,西汉朝臣对类似的祸患已经是严加防范,但还是不影响十几岁的小小猪被窦太后玩弄于股掌之间。
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册立之初,刘邦留下的开国好功臣们就已经坐不住了。他们找来朝堂上位高权重,知书达理的君子和窦太后的亲眷们交往,生怕培养出第二个吕后,堪称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还真有点用吧,至少汉文帝时期,窦家的几位都是本本分分,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是汉文帝因为害怕未来外戚乱政,不敢任用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为相,之让其在幕后出谋献策,而不得实际的权柄。
当汉景帝即位后,那就不一样了,窦皇后成了窦太后的同时,也标志着她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前所谋划,在汉文帝死后都成了一场空,窦太后开始插手朝政。
汉景帝和他的父亲汉文帝不同,汉文帝是个颇有自己见地的皇帝,在位期间勤政刻苦,在文景之治中占头等功劳。
而汉景帝和他的父辈们相比,就显得相当平庸。不过窦太后和吕后也不太一样,吕后当初陪着刘邦一路开邦立国,是个颇有才华和政治手腕的人才,而窦太后幼时贫困,教育程度不高,大部分的治国理念都承接于他的丈夫汉文帝。
所以窦太后和汉景帝都不是什么有兴才大略之人,也没有起什么太大的风浪,两个人都在抄汉文帝的作业,一份作业俩人一块儿抄,还能抄出什么相差悬殊的分数来吗?
但是这都是后世的评价,在当时,她仍旧是权势滔天,汉景帝每每和她有政见不合,都不敢直接反驳,需要借着朝臣的意见才敢表达对立。
这样的一种状态,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登基。
汉武帝又和汉景帝完全不同,这祖孙三代是各有各的性子,如果说汉文帝是稳扎稳打的尖子生,汉景帝就是爱抄作业的普通孩子,而汉武帝是要把教室门一脚踢开,自己去闯荡江湖的校霸。
他是天生的枭雄,自然不愿意继续汉文帝那一套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于是,他和窦太后产生了一条巨大的嫌隙。
年轻的小猪摩拳擦掌,要搞出一番大事业,他拿到皇权的第一步,就是推广儒术,任用儒生,重用和他有着一样政治理念的窦婴和田蚡。
窦太后不太开心,但是她没说什么,放任小猪去办。
这一放不得了,朝臣还以为她是要退位了,御史大夫赵绾开始只上书汉武帝,而不告知窦太后。
窦太后:?
怎么,一个个的这是要把我逐出去?
她怒不可遏,直接将汉武帝任用的几位倾向儒学的重臣全部废除,宰相和御史大夫的位置,换上和她一样信奉黄老之术的臣子,给年轻的小猪狠狠地上了一课。
我们可怜的小野猪从此变成了一只家猪,整日耽溺于享乐,对朝政之事装作不关心的模样,以此来安抚窦太后。
值得一提的是,《汉武故事》金屋藏娇一篇中的阿娇,便是此时的皇后陈阿娇,她的祖母正是把小猪整治成咸猪肉的窦太后。
所以阿娇不被宠信的结局是天生注定的,她和汉武帝天生站在黑白棋局的两边,这场婚姻是由长辈一手操办的,她注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这样无所事事的日子维持了四年,终于等到了窦太后去世。
但是汉武帝依然没有完全拿回全部的政治话语权,因为后宫里还有一个太后——他的母亲王太后。
王太后在窦太后在位期间,是和汉武帝绑定成同一势力的,前面提到的任用尊儒重臣一事中,也有她的手笔,可惜夺权失败。但是窦太后这座大山倒塌后,她很快和汉武帝也站到了对立面上。
和窦太后直接掌权不同,王太后对前朝的干预并不直接体现在她本人身上,而是依靠外戚力量把持朝政。
窦太后一死,王太后的弟弟田蚡立刻重回相位。他权倾朝野,满朝文武对他目无尊长、肆意妄为的作风敢怒不敢言,以至于汉武帝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好在汉武帝手气确实不错,元光四年,田蚡突发恶疾,一命呜呼。而王太后家的几个兄弟,除了田蚡还勉强称得上是能言善辩,其他几个弟兄都是平平无奇,扶不起来,于是王太后也慢慢地偃旗息鼓了。
自此,二十七岁的汉武帝终于开始了他的宏图大业。
窦太后权势滔天
,在这之后的卫皇后、李夫人在政治上却是真正的失语,虽然卫家封侯拜将好不风光,李家也有出入仕途者,但是这一代确实没有再培养出下一个窦太后。
西汉时期的女性政治从汉武帝这里,被分成了前后两篇,前篇有吕后窦太后直接插手朝政,后篇则演变为外戚势力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