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组准备就绪。
”
“第二小组准备就绪。
”
……
“第四小组,第四小组,围观人群进入镜头,需要往后撤退五码。
”
……
“化妆组,麻烦为罗宾逊先生擦擦油光,镜头略显反光。
”
“音响组,三号收音话筒稍稍抬高一些,现在进入镜头内了。
”
……
“摄影组准备就绪,等待灯光。
”
“再给我一点时间。
”
喧嚣,繁忙,乱中有序,脚不沾地。
这又是剧组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蜘蛛侠”于三月开春正式开机,因为山姆-雷米希望故事背景放在冬天,呈现出纽约特色的寒冷与漠然,如果再往后推迟,春天来了、夏天也不远,剧组继续坚持实景拍摄的话,就会遇到一系列困难。
此前已经有“公主日记”拍摄经验,剧组需要在摄影棚内搭建虚拟小国的场景,以至于剧组的拍摄工作必须分为实景和摄影棚两部分。
而这次”蜘蛛侠”还要更进一步,因为电影需要大量电脑特效,并且需要“毁坏”大量纽约的城市建筑,必须进入摄影棚展开绿幕拍摄。
同时,山姆依旧希望展开实景拍摄,摄影棚终究无法呈现现实的质感,这也是他前往柏林、巴黎以及伦敦等等城市探寻的原因,尽管“蜘蛛侠”的故事完全发生在纽约,但纽约市政厅不见得愿意批准所有拍摄申请,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前往其他城市寻找场景。
也正是因为如此,“蜘蛛侠”的拍摄,成为一项挑战——
尤其是对安森这位新人来说。
电影,并不按照时间线拍摄,也不按照故事线拍摄,而是以拍摄场景为圆心展开。
现在,剧组正在纽约,那么就必须将纽约安排的戏份全部拍完,不分时间先后,一直到场景结束,再前往下一个拍摄地。
打乱时间线,也就意味着打乱故事线和情感线。
观众观看电影的时候,跟随剧情和人物发展,感受情感的脉络;但拍摄的时候,演员却不能如此,也许前一秒还在开心幸福,下一秒就已经生离死别。
于是,这对演员提出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