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门刘氏就兴冲冲去族长家买鸡蛋去了。
不过到了族长家,耿直的刘氏有些腼腆起来,“婶子,家里还有些拮据,只能下次再还你们的钱了。”
“这是买鸡蛋的钱。”刘氏把手中的六文钱递给张氏。
刀子嘴豆腐心的张氏摆摆手,“咱们两家说这些做啥,别见外。”
那日对于借钱的事迟疑,不过是看狗蛋已经不行了。
不过,没想到狗蛋还真捡回一条命。
张氏示意儿媳妇去拿鸡蛋,转身问刘氏,“狗蛋身体怎么样了?”
“好了许多,俺娘说是,什么不死,有福了,”刘氏皱着眉凝思道。
张氏砸吧了下嘴,用手怼了一下刘氏,“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瞧你给整的。”
“呵呵,是这样,还是婶子和俺娘有文采嘞。”刘氏咧着牙笑。
张氏看着刘氏无奈地摇头,“你娘那才是有文采,当年你娘可是大家闺秀嘞。”
二人说着,张氏的儿媳妇拿了十个鸡蛋过来,张氏满意地看着篮子里的鸡蛋。
这大儿媳妇会做事,不用她吩咐就知道她的心思。
刘氏一看鸡蛋数量连忙拒绝,“嫂子,我才带了六文钱过来。”
村子里的鸡蛋一般是两文钱一颗,今儿她就想买三颗鸡蛋。
张氏和刘氏就在屋内互相推搡,刘氏人长得高大,劲也大,张氏被她一个不注意推得踉跄了下。
无奈的张氏抓着刘氏的手,大声喊道:“都这时候了别整这些虚的,现在是冬天,狗蛋正是需要补身体的时候,你赶紧的,把东西拎走。”
正在推辞的刘氏一僵,狗蛋是她的命根子,儿子一到冬天就是一劫难,她拒绝不了。
刘氏牙一咬,接住篮子。
“这样,俺就不跟婶子客气了,今年家里确实拮据,等来年春天,天色好了,剩下的钱俺再给您拿来。”
刘氏走后,张氏的大儿媳妇方氏欲言又止地看着婆婆。
张氏瞥了她一眼,坐在炕上不耐烦道:“有事说事,别整这副磨磨唧唧的模样,你是这边人还是我这边人。”
方氏看着婆婆一口大碴子味,这比她还像本地人嘞。
“娘,这些年咱们家也陆陆续续帮扶三房,可也不能一直这样啊,家里几个小孩都要读书呢。”
张氏不用方氏说也能猜到对方三分心思,坐在炕上揣着手道:“你啊,别小看你堂婶,这些年要不是狗蛋他们家离不开大夫,光靠你堂婶就能过得比咱家好。”
婆母平常也没少念叨三房,可公公是族长,免不得要帮扶一下狗蛋家。
想到这,方氏疑惑道:“堂婶不就绣些帕子到镇上卖吗?家里还时不时请大夫,再这样下去,就算堂婶再厉害家里也起不来。”
张氏不赞同地摇头道:“狗蛋估摸着也就这两年了,如果狗蛋没了,只要你堂婶挺过来,咱家借出去的银钱和人情你堂婶自会还,再说,家里暂时也不缺这点东西。”
“几个鸡蛋能得你堂婶一个人情划算得很,家里的几个孩子读书,不定以后还有事找你婶子呢。”
方氏闻言双眼一亮,嘘着声问:“娘,嫩是说婶子的娘家?”
张氏啧了一声点头,“不过也不一定,这么些年了,也没见京城那边再联系你婶子。”
若是一直联系着,王氏怎么会过得这么落魄,以前的大家小姐,后来的沈家当家主母,竟然会那么狼狈地跪下求亲族借钱。
刘氏提着十个鸡蛋回来,又被王氏跳着脚一顿拍。
高出王氏一个头的刘氏,却老实地杵在原地给王氏拍不敢动。
“让你去买几个鸡蛋,你倒好,还欠了人情回来。”
她给铜板给儿媳妇去就是不想再欠人情,憨媳妇倒好,提了十个鸡蛋回来。
用脑子想也知道,六文钱买不了这么多鸡蛋。
“娘,婶子太热情了俺推不开。”
闻言,王氏拍得更起劲了,“你推不开,你那力气,族长加上你婶子一起都推不过你。”
沈遇安看着矮桌上的鸡蛋,不用猜就知道刘氏为什么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