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原(一)
属性:景岳子曰∶痘之与疹,原非一种,虽痘之变态多证,而疹之收敛稍易,然疹之甚者,其势凶危
,亦不减于痘,最为可畏,盖疹毒痘毒,本无异也。第古人重痘而忽疹,多不详及,使后人无所宗
法,余实怅之。自得罗田万氏之刻,见其理透法精,鄙念斯慰。今悉从其训,备述于此,虽其中稍
有裁订,亦不过正其疑似,详具未详耳。使此后患疹者,幸获迷津之指南,亦以见万氏之功为不少
矣。
名义(二)
属性:疹者,痘之末疾,惟二经受证,脾与肺也,内应于手足太阴,外合于皮毛肌肉,是皆天地间
戾不正之气,故曰疹也。然其名目有异,在苏松曰沙子,在浙江曰醋子在江右湖广曰麻,在山陕曰
肤疮、曰糠疮、曰赤疮,在北直曰疹子。名虽不同,其证则一。但疹在痘前者,痘后必复疹,惟痘
后出疹者,方为结局。
疹逆顺(三)
属性:万氏曰∶疹以春夏为顺,秋冬为逆,以其出于脾肺二经,一遇风寒,势必难出,且多变证,故
于秋冬为不宜耳。夫天行不正之气,致为人之疡疹,然古人于痘疹二字,始终归重于痘,并不分别
疹为何物,岂可以二证归于一证耶?想当时重痘不重疹,故尔略之,致使后人不得心法,因而害事
者,往往有之。今以吾家四代传流,以及今日心得之法,开载于后,用此应病,定不差矣。敢有毫
厘隐匿,天其鉴之。
疹脉(四)
属性:凡出疹,自热起至收完,但看右手一指,脉洪大有力,虽有别证,亦不为害,此定存亡之要法
也。
景岳曰∶按此即阳证得阳脉之义,若细软无力,则阳证得阴脉矣,一元气既弱,安能胜此邪毒?是即安危之基也。故凡诊得阴脉者,印当识为阴证而速救元神,宜用伤寒温补托法,参酌治之。
若执以麻疹为阳毒而概用清寒,则必不免矣。
疹证(五)
属性:疹虽非痘之比,然亦由胎毒蕴于脾肺,故发于皮毛肌肉之间,但一时传染,大小相似,则未有
不由天行疠气而发者。此其源虽内发,而证多属表,故其内为胎毒,则与痘证同,外有表邪,则与
伤寒类。其为毒也,总由君相二火,燔灼太阴,而脾肺受之。故其为证,则有咳嗽喷嚏,面肿腮赤
,目胞浮肿,眼泪汪汪,鼻流清涕,呵欠闷顿,乍凉乍热,手足稍冷,夜卧惊悸,或恶心呕哕,或
以手掐面日唇鼻者,是即出疹之候,便宜用解毒散邪等药,不使留停于中,庶无他患。且凡是疹证
,必其面亦、中指冷而多嗽,又必大热五六日,而后见红点遍身,此其所以与痘与伤寒有异也。
一、痘欲尽发而不留,疹欲尽出则无病。邪气郁遏则留而不去,正气损伤则困而不伸。毒归五脏
,变有四证,归脾则泄泻不止,归心则烦热不退而发惊,归肺则咳嗽血出,归肾则牙龈烂而疳蚀。
程氏曰∶麻疹初出,类伤风寒,头疼咳嗽,热甚,目赤颊红。一二日内即出者轻,必须解表,
忌见风寒、荤腥浓味,如犯之,恐生痰涎,变为惊搐,必致危矣。如初起吐泻交作者顺,干呕霍乱
者逆,欲出不出者危亡立至。
徐氏曰∶痘自里而出于脏故重,疹自表而出于腑故轻。
景岳曰∶痘疹之属有四肿,曰痘,曰疹,曰麻,曰斑也。痘则陆续渐出,自小而大,或稀或密
,部位颗粒有辨也。疹则一齐发出,大者如苏子,次者如芥子,小者如蚕子,而成粒成片者是也。
麻则最细而碎,如蚊迹模糊者是也。斑则无粒,惟成片,红紫如云如锦者是也。大都疹与麻斑同类
,即发斑伤寒之属,而痘则本非其类也。盖痘毒本于肝肾,出自中下二焦,是以终始不妨于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