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人按照她说的去做,那肯定是最好的,若是没有,也只能以后再想办法。
“爷爷,我觉得我们家该囤着粮食,夏婶子说的在理,今年眼瞅着就是个旱年。
我们不能保证等到秋天一定能收上来粮食,若今年没有收成,那手里的粮食肯定听不到明年秋天的。
再有,明年是个什么光景咱们还不知道,若是明年的年头也不好呢。
趁着手里还有银子,现在粮价也不高,多存些粮食总是没错的。
若到了秋天,粮食收成不上来,粮价涨了以后,到时候咱们再存粮,那就不合算了!”
要不说读过书的人头脑就是更清楚一些。
马村长的大孙子把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
村里有一些人听到了他说的,也同样觉得有道理。
马村长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要囤粮的,赵大夫也上前表态。
赵大夫虽然不知道陶无忌什么时候说过这些话,但对他来说,手里有银子多囤些粮食至少没有坏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他也是支持夏声声的。
接下来李家,马奎家,郑家也都纷纷举手,剩下的人都处于观望的状态。
夏声声也没再劝说。
反正她自己家的粮食肯定是存的够够的了。
而且还有个秘密武器七七,她可以随时吃,随时买。
家里的仓库,地下室也全都存的满满的粮食。
所以至少她们自己吃喝是没有问题的。
商量的差不多之后,大家就逐渐的散去了。
马村长的动作最是迅速。
第二天一早,就让马老二去镇子里找给夏声声家挖深井的那位师傅。
让马老大带着几个小蛋子去远一些的镇里买粮。
牛头镇离靠山村最近,留给村里人。
郑家,李家,和马奎家也都商量好了谁去哪个镇,大概要买多少粮食?
大家分批的行动着。
马二把挖井的师傅带回来后,由师傅测测量了一下适合挖井的具体位置。
知道村子里也要挖像夏声声家那样的深井。
两口井收了16两银子,再加上村里要带20个小工,工期大概在一个月左右。
马村长直接跟挖井师傅拍板儿定了下来。
让师傅第二天带着工队来村里挖井。
他则算好了各家各户需要出多少银子,拿着他家的一个大铜锣。
把没有出去买粮的人又重新聚集在大槐树下,告诉大家需要出的银子以及这20个小工应该怎么分配?
既然是给所有人挖井,那小工肯定是没有工钱的。
一个月的时间肯定是要分批去帮忙挖井,谁家干的多了,谁家干的少了,这一点都要精确的计算,省的到时候起隔阂。
这一点夏声声肯定就不用操心了。
喜欢穿越古代,屯好物资不逃荒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穿越古代,屯好物资不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