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平叹道:“是我做的孽、反倒要你来承担,这便是因果报应吧!不过进来京中得病的人确实不少,连陶太傅都咳起来了,如今寒意未退,你可得千万穿暖些!”
赵熹笑:“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只要你们父子好好的让我宽心就好!”
承平伏进赵熹怀里,一手放在赵熹小腹轻轻婆娑:“我也是一时着急才口不择言,我也没敢叫他听见。”
赵熹笑道:“你啊是太担心我了!何况温儿性子柔软,乱世难活,你也是为他担心。不过有你在,必能为他谋个太平天下!”
承平自然应和,心里却想,就是天下太平也是争斗不休,要想成大治还得几世耕耘才行。李温自然是个好孩子,可他虽有心但这天真性子若没强人辅佐怕不能成事,只能希望肚子里这个机敏一些,别像哥哥那般!
第126章离开
许是吸取了上次教训,此次怀孕皇后照顾得格外小心,皇帝也多有看顾,终于是顺顺利利诞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赵熹听闻后松了口气,倒是黛君逗着大皇子,不知心中是何想法。
品涛阁乃皇帝书房,皇帝幼年时常在此读书,临朝后也常在此召见心腹商议政事。今日小小品涛阁中齐聚陶太傅、陶希仁、孙明扬三位儒门巨擘、朝廷重臣,一同恭贺皇帝喜得龙子。
“先有嘉殿下、后有惠公主,如今又得嫡子,皇室繁衍、各方势力均衡,十年无战事,岂非太平之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皇帝也喜气洋洋:“名扬前日喜得千金,朕也要恭喜你!这十年来各地方休养生息、京都也依赖诸位繁盛起来,如今朝中文臣泰半尊儒、剩下一些也都晓义明理,唯剩军中公孙始终不肯松手。幸而这么多年过去咱们再不像先前那般顾虑重重,皇后端庄贤淑、又产下嫡子,若公孙氏肯妥协,这太子之位封给嫡子也是合情合理。”
孙明扬连连点头:“正是如此。到时慢慢经营、军权想必不久就能重回陛下手中,届时才是陛下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
陶太傅面枯颊赤,不时低声咳嗽,闻言忧道:“怕难以如此顺利。京都自然繁盛,可各地州郡也不遑多让。江州本就富庶,又占地利,十年过去已是南方独霸;青州休养生息,虽先前损耗颇重,如今也养回来了;燕州借北征大胜之利联盟夷狄,愈发强盛;胶州物丰地饶,十年前就未遭战乱、如今更是兵强马壮,据说有雄兵百万!至于平、卫二州更是同气连枝韬光养晦,别家征赋他免税、看似落人一步,可十年过去百姓苦于各州赋税纷纷归于平州,平州地大政明吸纳流民数百万!富己天性也,李郡公穷己而利民,所图大矣!这几州皆强力,陛下不可不防啊!”
孙明扬笑道:“太傅所言甚是,不过依微臣之见,李尚书行事谨慎、李郡公为人慈爱,平州要行事、非得等天时地利人和不可。近年各州各自繁衍生息,各州求稳百姓求安,人人盼和而厌战,欲动荡天下无天时,这是其一;李尚书全家皆在京都,赵大君又是平将赵招胜爱子,宫中又有荣贵妃和嘉殿下,平州行事必会顾及,而京中还有公孙氏和青、胶诸州,他们无地利,这是其二;如今各州虽强却大都削逼百姓,小陶大人四处游学宣扬忠君一统之儒学破有成就,京都又政兴人和、名正言顺,天下百姓无不盼望中归陛下,源源入城之百姓便是证明,他们无人和,这是其三。其余各州亦如此。各地强而慎,百姓怨而盼,只要咱们韬光养晦,总有一日天下归心!”
陶太傅道:“话虽如此,然各州蠢蠢欲动,怕已急不可耐、只等一个机会。前日燕郡公请奏燕公子归家,听闻是因燕世子病重。燕世子为陈氏子,燕公子与陈氏不睦,若燕世子去、燕公子即位,陈氏必被排挤。燕公子素来与平州交好,如此平州又添助力;陈氏燕州不可盛只能转向胶州,胶州势必有变,到时的形势怕难预料。”
陶希仁犹豫道:“学生教导李温许久,与李尚书和赵大君也有些交情,他们皆重情重义之人,能叫学生做他们孩子的老师,说明他们还是心向陛下的,倒也不必太过忧心;何况事分缓急,无论要对各州如何,都得先统掌朝政后再行考虑,真要从公孙家分出兵权,咱们这边知兵的,还是李家夫君……”
陶太傅叹道:“李温确实守义懂礼,可他毕竟只是个孩子,做不得数,李家虽暂时依附,可他们夫君绝不会屈居人下!这些年京都许多内政都由李承平谋划,若兵事也要交由他们,怕会成第二个公孙氏!”
陶希仁和孙明扬都赞同陶太傅所说,可李承平高才、他有善谏难道不用?儒生主文而不知武,派可信之人去又如何能从公孙家争下兵权?
难道真要饮鸩止渴?
皇帝站起身走到窗边,如今正是冬春之交,草木初长一派生机,叫人看着也精神一爽:“严冬已过,何惧阳辉?咱们初见曦光,还是顾好当下,先叫公孙氏松松手、再说其他!”
陶太傅仍是忧心,不由又咳嗽起来。皇帝忙走到太傅身边,关切问道:“太傅已咳了许多日,好似又严重了些,朝事虽紧要可非一朝一夕能解决,太傅还是要多多休息、好生保养才是!”
陶太傅忙谢:“多谢陛下体恤,老臣无碍,近日冬春换季、偶感风寒,许多官员百姓也都如此,喝些药、过几日也就好了。倒是陛下为国事日夜操劳,要保重龙体!”
皇帝笑道:“希仁入朝帮朕许多,政事就由小辈们操心吧!听闻希仁夫人也已有孕,太傅不久就能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