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严重怀疑,前几日来问他遇敌如何时,张辽已发现了蹋顿的踪迹,故意来问那一句,是为了事后搪塞他。
这世道可真乱!
张辽多老实的一个人,出去几个月就学坏了。
前军斥候解开马上的包裹,捧出一颗头颅,“大将军请看!”
吕布仔细端详,“这就是蹋顿?”
看着也算英武,却这般不顶用!
大军还未至,他就先死为敬。
前军斥候骄傲地道,“回大将军,已验明正身,确是蹋顿!”
吕布:“好生保管,运回长安!”
这是张辽的功绩,必得送到朝上。
前军斥候:“诺!”
他们也想到这一层,早已抹了石灰粉。
这一消息传开,各军哗然,纷纷加快速度。
骑兵挥鞭策马,步卒脚下如飞。
蹋顿都被斩了,他们要是再不跑快些,只怕什么都捞不着。
那这一趟就白来了,翻山越岭的苦也白受了。
跑得最快的是吕布中军,在他的要求下步、骑分离,步卒常规行军,骑兵全速前进,风驰电掣。
他的命令是,务必在张辽全歼乌桓兵力前赶到战场,分一杯羹。
曹操、公孙瓒、关羽、颜良等也暗骂蹋顿虚有其名,名声那么响亮,却是花花架子,连前军都打不过。
朝廷主力都还在路上呢,他就没了,乌桓真是要完。
蹋顿灵魂若未远去,只怕要哭。
死都死了,还被这么多人骂无用。
——
事实上,张辽也没想到自己能斩首蹋顿。
他派斥候去请示吕布,也只是预防万一,没什么小心机。
这一切只能说是机缘巧合。
前面说过,乌桓人以为吕布回师了,压根没想到朝廷大军会从徐无山绕行而来,直奔腹地。
这也是惯性思维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