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更多的新闻报纸开始自发报道这件事情的始末。
长沙城有个黄泥街书市,书市有个奇怪的四海书店,只卖一本书,这本书评论家们可是并不看好的,几乎是全盘的否定,而且这本书出版了两年,丝毫没有翻起过浪花。
一些书商们也被这些八卦的新闻所吸引,那个人有很多那本书的也在他们脑海里留下印象来。
就在同一时间,有那么一个人,她不仅深入研读了这本著作,还亲自携带着它前往国家人民广播电台走马上任。刚一上任,这位女子便马不停蹄地展开工作,竭尽全力想要让这本好书能够在国家人民广播电台的长篇小说联播节目中得以播出。
显然,这本小说深深触动了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令其深受感动。毫无疑问,这绝对称得上是一部难得一见、精彩绝伦的佳作!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历经磨难却毫不屈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精神的人物形象,以及那充满魅力的美好道德情操,仿佛给人们带来了无尽光明和希望。
这个时代虽然出现了电视机,但是受众最多的还是电台,收音机也比电视机多得多,是结婚三大件之一,所以播音电台是最火的节目,听众最多。
这个新来的女电台女领导还邀请到了著名的播音艺术家李野默先生来广播这本书。
1988年3月27日正午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仿佛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就在这个平凡而又宁静的时刻,国家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中传来了一阵温暖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演播员李野默正在讲述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
时间回溯到1975年的二三月间,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细密的雨丝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雪花,如柳絮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轻轻地触碰着大地……
魔都,一个“挂钥匙”的女孩徐文雅咔嚓打开自已家门。
什么是挂钥匙小孩,就是父母工作忙碌,孩子只能自已一个人在家吃饭,这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回家吃饭,将父母前一天做好的饭菜加热一下,再加上一些新鲜的青菜,简单却温馨的一餐便准备就绪。今天也不例外,她一边吃着饭,一边打开了收音机。
接着她听到了《平凡》,接着整个人被震住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敞开,小说里那个叫孙少平在人生岔道口的迷茫和奋斗,开始深深地吸引住她。
对于徐文雅来说,李野默的声接下来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当听到他的声音,她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和愉悦。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她可以忘却一切烦恼,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尽情享受文学带来的乐趣。
而这一刻,正是她一天中最美好、最惬意的时光。
深圳,一个工地上劳累了一上午,中午吃饭时候收音机里播放着《平凡》,工友们一遍吃着一遍听着,寻常喧闹无比的食堂此时是那么的安静,有晚来的工友还以为来早了,没开饭呢!
北京,一个断了双腿的青年正在修理着自行车,他的旁边有一个录音机,也在播着《平凡》。
安徽,淮南煤矿,煤矿工人在难得休憩的工棚里面听到了《平凡》……
李野默的播音风格犹如春日暖阳,温暖而柔和;又恰似山间清泉,潺潺流淌而过。他不仅能够将文字演绎得淋漓尽致,更擅长模仿各种当地方言,使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就站在听众面前。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总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背后的情感与力量。
“我不能每年都守着录音机听这本小说啊,我要买这本书!”
一个正准备去闯荡的青年,在听完第一天的《平凡》之后,立即是到新华书店购买。
“你要买哪本书?”新华书店营业员问道。
“路遥的《平凡》!”
“那本书我好像有点印象,前年有进货几本,但是销量并不好,后来就没有再进货了,而且当时还有几本库存也被退回到出版社了。”
听到营业员的回答,顾客似乎有些不相信:“真一本没有吗?”
营业员肯定地点点头:“我确定没有了。”
然而让她感到意外的是,接下来又陆陆续续有好几个同志来到柜台前,表示想要购买同一本书。
“今天怎么这么怪事啊,好多人都来买什么路遥的《平凡》,那本书怎么突然火啦。”营业员心里暗自嘀咕着。
这时,一个年轻人走过来对营业员说:“我要买书。”
“你要买什么书?”营业员例行问道。
“路遥的《平凡》。”年轻人回答道。
“没有!”营业员无奈地摇了摇头。
“啊,你们新华书店这么大,居然连这本书都没有,现在哪里能买到这本书啊!我恨不得马上通宵废寝忘食看完,你们居然告诉我没书,真是可恶!”这位自称姓潘的青年显得十分暴躁,情绪激动地大声嚷嚷起来。
这个潘姓青年再过几年就是千万富翁,后来更是亿万富翁,不过亿万富翁的路不是平坦的,每当遇到困难,他都会看上一遍路遥的《平凡》,现在想买到这本书正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他听上瘾了,可是收音机每天就能听一章,完全不过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