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入编制有什么要求 > 第246章 行测78分上岸 5年4000字3点心得(第1页)

第246章 行测78分上岸 5年4000字3点心得(第1页)

楼主今年27,普通大学毕业,大学里就深刻的认知到,宇宙的尽头是考公。所以从一毕业开始,就跻身于公考大军一线。作为一名湖南妹子,南下过广东,北上过山东,也去过江浙凑热闹,大大小小参加过近20次考试。大家情况不一样,备考方法也不同,各位可根据我的情况,对号入座。

我是在职党,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前端开发,是的,女程序猿,但老板人不错,不怎么加班,也没出什么bug。单身27年,每天学习时间大概4个小时左右,周末全天。湖南省考3次进面,行测成绩为69,72,78。和其他大神比不得,算不上高手,只能算个中等选手。这5年刷题听课做的笔记本,前两天一起打包送给了我表弟,叠起来快1米高了。。。

今天的分享,算是这5年对行测的一些思考。一来是感谢羚羊老师的耐心指导,不管是知识还是事务的认知,都收获了很多。二来是最近蛮多人在问我方法,希望能够帮到我的同学和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伙伴们。如果有一点点的启发,我就知足啦。

行测的认知

刚开始,我觉得行测这么简单啊,都是一些语文,中学数学,还有测智商的图形,简单的资料运算。看一圈下来,不错,没有难题。5分钟,挑任何一个题目,基本都能做出来,除了一些刁钻的图形推理和本身有争议的言语理解。

但是其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像我这样酷爱考证的伙伴,要注意。行测真不是刷题,背考点记公式就行,别陷进了固化思维。在千军万马之中,要求1分钟解题,那就从一个知识型考试,变成能力型的考试了。这种能力体现在,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阅读速度,理解速度,大脑运转速度,时间统筹分配上。

而这样的能力,一般大学生多少有些底子,在未复习的情况下行测50-60分基本没问题。但如果要提高10-15分,15分以上就有点难度,需要经过强度的系统复习训练!!

我发现,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系统复习是什么。我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找了堆题和书,去一些网站上听公开课,一通乱学复习了2、3年,行测还是60多分原地踏步。以我这5年一起刷题的考友,以及自己的惨痛经验来看,缺乏系统学习是多数人徘徊在60多分主要原因。

就像羚羊老师所讲的,能力非系统规划、合理学习所不能达。所以,我将自己对系统学习的心得,总结三点分享给大家:

一、吃透题型,系统掌握解题方法

有人可能要说,题型我早就知道啦,五种嘛。但你不觉得这等于没说么?题型一定是拆解到足够细,细到不能再分下去,你才能知道怎么学,对你来说才知道怎么用。否则你脑子里就装着五大模块,面对行测茫茫知识的海洋,只会感到焦虑和茫然的。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学的会不会考,考了的话又能不能做对?对了能不能进面?

作为羚羊老师的学员,吃透题型我当然用的123卷。但不管你报的是何种辅导班,用的是何种方法,只要你学得舒服听得懂易上手,那便行得通。因为方法基本都已经成型。不过是讲的老师不一样,思路不一样,都是让你最快了解怎么解题的。说到底,你都是你说了算。

那怎么才算吃透了?比如123卷除常识外的100多卷考点,你都能默写或者用自己的话表达的话,那就算是很熟练了。再比如你看到一个题,能够20秒30秒快速反应考点,算是吃透了。

我为什么想说“吃透”这两个字,因为老师的终究是老师的,而你最终变化成自己的。就像学驾照,教练会告诉你,怎么对点对线,就能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然后你学了,1个月过了驾考,感觉很简单很舒畅。可到你自己开车,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上路,别人喇叭一按,大货车呼啸而过,你早就把这些点线抛在了脑后,大脑一片空白。这就是为啥很多人平时做题可以,一到考场就不行了,就是没吃透!

以行测具体的考点来讲,比如图形推理,你学了点、线、角、面、素,告诉你哪些图形是数点,哪些是数线,你认真做了笔记,刷了配套训练题,觉得一切oK。但真到了考试,一个乱如麻的图形,到底是数点还是数线,是不是就很说不清了?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如此,反正我前两年就这样的。

但如果你在熟练掌握基础考点的前提下,进行系统训练。每个题都强制要求联想到考点,并形成肌肉记忆,同时最关键的来了,你能够自己写解析!!当你做了足够多的题,课程知识点足够熟练,通过系统训练便能形成一套自己的打法。那些错过的题,你在考场上就基本不会再错,是的就这么神奇。

再比如言语理解,在123卷中考点,转折、递进、因果、选项对比、感情色彩、话题一致、形式一致等。我是个语文极差的人(相信大家通过我写的文章就能知道。。。)我学完发现,光这些真不够的,考场上用起来不顺手,或者干脆想不到。

我开始深刻理解老师说的“要彻底解决言语理解问题,就要从思维上进行改变”。靠图推的方法来做题,估计很难成。所以我把改变思维,当成我言语理解系统备考的重要起点,所以在我在行测第二板斧的言语思维课上,我花了2个月的时间打磨,刷了将近1000多道言语题。

就我这个语文水平解释思维这个东西实在太难了,想来想去就用一道题来讲讲,希望能说明白。这是一道22年的副省题,相信不少人都做过:

在传统基层治理中,缺乏社会组织、市场等各主体的共同参与、质询和监督,必然导致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下降、权力垄断和滥用等问题,容易弱化公众信任程度,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区块链技术基于去中介信任机制、共识机制、协调共享机制,适用于多环节、多方协同参与且互不信任的场景。而信任是多元主体进行基层协同治理和互信规则建构的合作基础,区块链的算法信任机制与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性+信任”的价值追求相契合。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促进治理生态中双边信任向多边信任及社会公信的转变,突破传统国家治理体系所形成的认知固化和思维僵化。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健全信任机制是基层协同治理的条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