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激战内容介绍 > 第37章 两江总督章尾有辅文(第1页)

第37章 两江总督章尾有辅文(第1页)

陈济方正式开府两江,是同治四年下半年的事儿了。

要说这一年,大清国内的糟心事儿,还是不老少。不过这反倒是为陈济方,间接提供了契机。

原本坐在两江总督这个位置上的,是曾国藩。

契机发生在同治四年四月的下旬。负责围剿捻军的清军主帅,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在高楼寨中了埋伏。

此战,清军七千精锐被歼,僧格林沁也未能身免。

消息传来,清廷震动。

在此之前,僧格林沁所部,已经是大清可用的,为数不多的经制部队了。因而僧王,更被清廷“倚为长城”。

如今僧王兵败身死,让朝廷失去了能够直接掌控的,最后一支主力军。

今后大清国的内外战事,只能依靠湘、楚、淮、商团等,这些汉人的地方武装。

更紧要的问题是,此战之后,捻军势力大增。他们活动的区域主要是在北方,对京畿有一定的威胁。

朝廷可不想在京城边上,再现咸丰三年曾出现过的局面。因此急须找人接替僧格林沁,领军收拾乱局。

清廷的人选,是曾国藩。旨意也很快就下达了。

于是,曾国藩将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师剿捻。

可问题是,此时湘军已经大半被他裁撤,他手中已无多少可用之兵了。

朝廷给他的方案是,剿捻由他作主帅,兵力则以淮军为主。

为了协调利害,清廷还命李鸿章出任山东巡抚,负责后勤事宜。配合曾国藩的剿捻行动。

曾大人北上剿捻,按理说原来的总督之职无需开缺,最多找人代他署理即可。

但这时,朝廷里有人说话了。

奕?领衔的军机处提出,两江地方,特别是江南地区,是大清重要的财税来源地,关乎国家命脉。

此前江南经过了十余年的战乱,破坏严重,急需恢复。如今战后重建,关系重大,必须有人坐镇才行。

因此,枢臣们建议另外推选一人,实领两江总督之职。

而他们推举的这个人,就是陈济方。

当然,陈家人为了这个提名,也得主动放弃一些。

出于遵循朝廷的惯例,也是为了不让人家觉得,陈家人有包揽两江权柄之嫌,陈济云和陈济怀,早已主动申请,开去了在苏省的官缺。

陈济生则是因为军费奏销,和海关税收的事情,暂时被留任。

于是,就这么定下了。

然后,钦差大臣曾国藩就北上了。

他提出的剿捻方略是,“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

然而,捻军势力正处巅峰。而曾国藩更是无法有效的驾驭淮军。

因此,曾大人的剿捻工作,很不顺利。

导致,朝廷对曾大人,很不满意。

后来,京里面决定换将了。

再后来,李鸿章接替了曾大人的位子。

而曾大人则转任了直隶总督。

李鸿章接办剿捻事务后,陆续将淮军大部调往了北方,而且还持续的进行了扩军。淮军的军力,由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的西北,从前几年就出现的回乱,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以致当地军政糜烂,朝廷屡次换将,也难有进取。

无奈之下,清廷选调左宗棠为钦差大臣,陕甘总督。让他率领楚军,赴西北平乱。

回乱与捻军,有些勾结。

楚军与淮军,也就有了些合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