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帝国霸业短剧 > 第九十一章苟吐死(第1页)

第九十一章苟吐死(第1页)

勾践在受辱时的心态和韩信是一致的,只不过因为他受到的耻辱更为严重,所以勾践的报复心理更为强烈。勾践在从吴返越后,召见群臣时说:“昔者越国遁弃宗庙,身为穷虏,耻闻天下,辱流诸侯,今寡人念吴,犹躃者不忘走,盲者不忘视。”忘记历史,是对民族的背叛;忘记耻辱,是对尊严的背叛。

当年意气风发的越王勾践,新的身份是吴王的马奴,在姑苏众目睽睽之下,尽心尽责的服侍着吴王,成为吴人茶余饭后的笑柄。这里没有勾践的亲人、兄弟,更没有在越国时专属于他的那份王者之尊,有的只是屈辱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幻想。

夫差确实宽仁,没有难为勾践,而且勾践的种种媚举也不是夫差逼他的。但正因为如此,夫差越宽仁,勾践会觉得越屈辱,在自尊心强烈的弱势一方看来,强势一方对他越好,他灵魂深处的那种知耻意识就会无限放大。

勾践在姑苏忍了整整两年,虽然妻子和范蠡、文种日夜陪伴在勾践身边,最大限度的减轻了勾践的孤独感,但在灵魂深处,勾践依然是一个孤独者。更何况范蠡和文种每天都会亲历睹勾践的马奴生涯,从这个角度讲,范蠡、文种和夫差一样,都是勾践不想再见到的人。

在众人的努力下,夫差已经完全被骗倒了,认为放勾践回越不会影响到吴国的称霸,于公元前489年的三月将勾践放回越国。在越国君臣一行来到三津(今吴淞江下游)的时候,身边已没有一个吴人,勾践突然泪流满面,悲不自胜。

当初他入吴为奴,就是从三津取道北上,当时的勾践心情灰暗到了极点,因为他看不到未来。而如今两年的受辱期已满,勾践恢复了自由,那些不堪回首的耻辱已经成为历史。

勾践并非后人传想中的冷血,他的感情世界非常丰富,他也会哭,也会慨叹命运。勾践在三津口的江水之上,品尝的不再是臭不可闻的粪便,而是自己劫后逢生的喜悦泪水。勾践心潮起伏地告诉身边人:“我落难时,从三津经过,当时不知道还能否活着回来。”

等到船只即将抵达越国的水岸时,勾践看到无数百姓挤在岸边,欢迎他们的君主在饱经磨难时安然回来时,自椒山惨败入吴为奴后的几年时间内在勾践心中积郁的压抑,这时彻底得到释放。

勾践近乎是怒吼着哭出声来,“吾已绝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复乡国。”按《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的记载,勾践说完这句话后,“言竟掩面,涕泣阑干。”

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一般人受辱后,一旦和死敌强势易位,他们会把死敌整得很惨,用一种变态的心理去看待落难的死敌。有些人受辱后的心态容易变得扭曲,伍子胥就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例。勾践并不是这样,这两年在吴都的受辱经历,是勾践用常人难以想像的隐忍挺过来的,勾践稍有些意志薄弱,他随时可以选择自杀。

勾践有一个万个理由仇恨夫差,在三千越甲吞吴后,夫差落到勾践的手上。如果勾践换成伍子胥,夫差会死得非常难看,但勾践并没有丝毫复仇的变态快感,他更同情走投无路的夫差,夫差现在所面对的,就是当初自己所经历的。

强者很容易同情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弱者,因为强者能从这样的弱者身上怀念属于自己那段的灰暗历史。从本质上来说,夫差和勾践其实是同一类人,他们的血都是热的。

夫差哀求勾践念及当初他对勾践的不杀之恩,放吴国一条生路,夫差派大夫王孙骆来告命,言辞哀婉可怜,并承诺“若徼天之中得赦其大辟,则吴愿长为臣妾。”勾践对此的反应是“不忍其言,将许之成”,同意放虎归山。

勾践当然知道放虎归山的后果,夫差极有可能成为再版的勾践,而勾践则有可能沦为再版的夫差。但在王孙骆苦苦哀求的那一刻,勾践还是心软了,就像当年夫差的心软一样,差一点改变了历史的方向,幸亏被智算无遗的范蠡给拦住了。

范蠡的冷静分析让勾践放弃了迂腐的妇人之仁,必须在吴国的冷灶上浇下最后一盆凉水,但勾践还是坚持要求赦免夫差本人,并为夫差在甬东(今浙江宁波海中小岛)安置了居所,划拨三百家供夫差役使,被夫差拒绝了。

当然,从这一点上讲,夫差更有骨气,宁死不吃嗟来之食。可如果从励志的角度讲,夫差又不如勾践,在相同的人生困局下,勾践可以吃嗟来之食以图后举,夫差为何就不能?

这样的勾践,还是值得尊敬的。

开创大汉天下的一代战神韩信被吕雉阴谋处死时,哀叹道:“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这就是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成语——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和韩信有关的成语数不胜数,但这两个成语的版权所有者却不是韩信,而是春秋末期的一代智圣,既传说中和美女西施泛舟五湖四海的陶朱公范蠡。

范蠡一生非常传奇,即使是伍子胥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在范蠡面前都略显逊色。论功业和政治地位,伍子胥的分量并不低于范蠡,但伍子胥之所以死在已起杀心的主公夫差之手,而范蠡则从主公勾践的刀尖上溜掉,只有一个原因,伍子胥做人不够聪明。

范蠡有许多不同的身份,但与其说范蠡是智圣,是名臣,是大商人,不如说范蠡是个聪明人,参透了人性善恶的聪明人。什么是聪明?有人会说是智商,有人会说是会做人,这些都是小聪明。真正的大聪明,正如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到这两点,就是世上绝顶的聪明人。

小聪明没有大智慧,但大智慧一定有大聪明,古今参透世事人心的哪个不是万里挑一的人精子?伍子胥通透天下,却吃不透夫差的本性,被夫差灌了一碗迷魂汤,自以为是的说立太子的事包在我身上。结果如何?伍子胥以为扶夫差上台,就能保住自己的后半生宝贵,哪知道伯嚭摘走了伍子胥树上的所有果子,最终由夫差亲手砍倒了伍子胥这棵参天大树。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伍子胥吃透了夫差的父亲阖闾,成功为伍家复了仇。但伍子胥一直没有注意到,在他身后的阴影里,始终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此人就是范蠡。

说到伍子胥和范蠡之间的纠葛,这还要引出本篇的另一位主人公——越国大夫文种。说范蠡必说文种,这两个人不但是勾践灭吴的功臣,更是两种性格和两种人生观的对立。范蠡聪明的对面,就是文种的不聪明,如果没有文种悲剧性的反衬,范蠡也许就没有后来那么炫目的传奇色彩。

古人常说“楚材晋用”,实际上吴国和越国同样是接纳楚国人才的大户,吴国两大名臣伍子胥和伯嚭都是楚人,而越国两大复国功臣范蠡和文种也是楚人。都说范蠡和文种是越国两大样板名臣,实际上范蠡是文种“三顾茅庐”请出山的,这才成就了范蠡的不世传奇。

根据《越绝书》的记载,范蠡是楚国宛城(今河南南阳)人,家世不详,应该是士阶层出身,至少不是奴隶。范蠡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扬名宛城了,不过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而是街坊邻居都知道此地有个叫范蠡的疯子。

从字面上看,范蠡在幼时可能得过轻微的癫痫,“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有人常说:天才多半是疯子,范蠡也不例外,《越绝书》称他“独有圣贤之明”,这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评价。

范蠡成年后,却有意隐藏自己的“圣贤之明”,继续装疯卖傻,“佯狂”。范蠡这么做,应该是在藏锋卖拙,毕竟他所处的楚国正在第一昏君楚平王的统治之下,费无忌嫉贤妒能,如果让他知道有范蠡这号天才,费无极很有可能做掉这个将来会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天才。

这就是范蠡的聪明,可以说是小聪明,也可以说是大智慧。范蠡胸怀锦绣之才,自然要寻找机会实现乘龙之志,但现在必须隐忍,就像韩信要想做大将军,必须从屠家恶少的胯下钻过去一样。

范蠡做人的聪明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出山,辅越灭吴,还是泛舟归隐,都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相反,做为越国仅次于勾践、范蠡的男三号,文种则始终缺少一种做人的智慧,为人太直,优柔寡断,最终以悲剧收场。

范蠡见文种这个桥段,在历史上没有诸葛亮三耍刘备知名,但故事的戏剧性要远强于三顾茅庐。时任楚国宛城令的文种爱贤心切,刚到宛城上任时,就听人听宛城有一位大贤人,但既不知其名,也不知长什么样。为了得到这位贤人,文种漫天撒网式的在城中四处寻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