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陌上行的诗句 > 第十二章57另有安排(第1页)

第十二章57另有安排(第1页)

在天街尽头的官厩里寄好马匹,田岫回到皇城里的工部衙门。

因为明天是月末的休沐,所以午时散衙之后,不少人都打着出去吃午饭的幌子钻沙溜号了,偌大的衙门里看不到几个人。这也是朝廷大衙门的堂皇做派一一人浮于事!在六部里做事,有没有本事倒在其次,关键是遇事切切不可出头,凡事能推延则推延能挨磨辄挨磨,除非是上头霹雳雷霆一般监督署理的紧急要务,不然的话,能推到十五的事情,绝对不可在十四那天做。因为十四日做了,十五日就很可能无事可做,若是十五日整日无事可做只能枯坐发呆,不巧又落在上官的眼里,这该当是个什么考语就不消题了。所以耽搁三五桩公事不要紧,可要因为一句考评而耽搁了自己的前程,那就是谬之大矣……

田岫一边回想着别人“谆谆告诫”的这些话,一边不停地和遇见的熟人以及不熟的人点头打招呼。这和几个月前她才来工部做事时的情形截然不同。那时候人们对她一般都是采取视而不见的冷淡态度,如今却是远远地就很热情地招呼她,走近了总会停下脚步,东拉西扯地说几句近乎话。只不过因为她是女子,别人就是再想和她拉近关系也找不出妥帖的理由,只能翻来覆去地说一些“回来了”、“一路受累了”之类的空泛话。对于这些人,田岫都是大方又不失庄重地同他们说上几句。她心里很清楚这些人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他们看重的并不是她田岫这个人,而是专利司的田司曹。同时她也在心里告诫自己,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慎言慎行!

快走到公廨时,她看见杨衡陪着两个人走出来。看服饰,那两个人也是官员,一个六品一个七品,仪态举止都带着一股子从容味道,一看就知道不是来工部办事的地方官。很明显,这是别的大衙门里的人。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两个人在和杨衡说话的时候,虽然都很努力地想做出一副不卑不亢的姿态,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他们在逢迎着杨衡。

杨衡笑着送别两个人,转回头,就看见田岫。他笑着向田岫拱了下手,走过来问道:“田大人回来了?”

“回来了。”田岫点了点头。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田岫觉得这位东元七年的探花郎大概是碰上了什么不得了的高兴事,脸上洋溢着掩盖不住的开心笑容便不说了,连走道都带着一股风风火火的气势,甚至连说话时的口气里也透露出一种发自肺腑的喜悦。她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事使得杨衡如此高兴,但她并没有打听,而是说起公事:“许州大坊的事解决了?”

田岫的语气听起来比较生硬,要是换一个人这般说话,说不定杨衡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但杨衡和她搭班子做事大半年,彼此的脾性互相都很了解,也不以为意,呵呵一笑说道:“事情都了结了。”他没细说经过,轻描淡写地说了两句,话头一转,关心地问道,“我回来就听说,观天仪的事有了新眉目,也看了你留在衙门里的案卷。怎么样,制成了?”

田岫怅然地吁了口气,摇了摇头。

杨衡马上皱起眉头,陪着她叹了口气。他说着宽慰田岫的话:“没事,这次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我依照你案卷里的办法试过,两片玻璃前后映照,确确能将几百步以外的物事望得清清楚楚。不得了的物事呀!真正的是了不起!”他啧啧赞叹了好几声,又说,“你别担心,也不要着急,这观天仪早晚一定能造出来的!”

“我并不怎么担心。”田岫说。她边说边摇头,苦笑了一声,“只是太史局那边……”

杨衡一下便笑起来。他能理解田岫的苦恼。工部之所以会花那么大的力气烧制玻璃,起因就是为了太史局的观天仪。在玻璃问世之前,工部恨不能把每一文钱都砸进花在这上面,每逢旁人拿玻璃出来说事,工部总是言辞铮铮地替自己辩解,说是在为太史局铸造观天仪,太史局要用观天仪来观测天象,观测天象是为了勘定历法,勘定历法是为了社稷民生,至于社稷民生是为了什么,那就不用说了……虽然谁都知道这理由实在是很牵强,也很可笑,但工部当时已经骑虎难下,只能扯着太史局这张“猫皮”来遮掩脸面。不过,当玻璃问世之后,被人在背后戳了大半年脊梁骨的工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扬眉吐气意气风发之下,太史局和观天仪立刻就被丢到一边,尚书翟错向朝廷表功的奏疏里,从头到尾就没有半个字提到太史局。当然也不能说太史局被工部一脚彻底踢开,至少田岫就领着人在钻研铸造观天仪的技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不管怎么说,工部对观天仪的事情不上心,这也是不容辩驳的……

一边说着话,两个人一边走进公廨。

进门的时候,杨衡感慨地说:“再过几天,咱们就不用和虞侯司挤在一起做事了。”

“哦?”田岫说,“这么说,咱们专利司也要有公廨了?”在外人面前,她从来都不提什么专利司,哪怕别人主动说起来,她也只是说自己不怎么清楚这个事情。不过,在杨衡面前,她就不需要这样谨慎了。她问说,“在什么地方?”

“尚书公廨里腾了两间厢房,咱们专利司暂时先安顿在那里。”

“呀!在尚书公廨?”田岫惊讶地说。皇城里地方再小,工部衙门里的屋舍再紧张,也不至于连一个办公的小院落也腾不出来吧?这可是六部第二十五司……但她马上反应过来,这是翟错和常秀他们在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对专利司的重视!

杨衡点了点头,说:“是啊,咱们以后每天都要和尚书大人还有两位侍郎大人一道做事了。”

田岫笑了。她能听出来,这是一句玩笑话。不过,杨衡嘴里能说出这种话来,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早年间曾经在仕途上蹉跌过的缘故,杨衡做人处事一直都是非常地谨慎,不管是面对上司还是面对同僚,他都把自己摆在一种很低的位置,既谦逊又有礼,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他都不会严辞厉色地教训别人,就算是在小洛驿和许州的作坊里,面对作坊里的匠人学徒还有帮工们,他还是说得少而做得多。这种谦虚谨慎的性格也使他个人受益菲浅。这一回朝廷筹建专利司,为了帮自己人出头,几大衙门为了专利司的几个重要职务争了又争吵了再吵,惟独他的判司一职毫无争议,这与他谨小慎微的性格不无关系。当然,他的出身也很重要一一“东元七年礼部大比进士及第第三名”,只此一条就能把所有人的嘴巴统统堵上……

两个人走进公廨,还没来得及坐下来,工部的左侍郎常秀就黑着一张圆脸来了。

常秀的脸色很差,谁和他打招呼见礼都不理会。他的嘴角向下吊着,眉头皱得很紧,在眉心处攒出了一个“川”字,进门先望了田岫一眼,转头却对杨衡说话:“刚才我看见刑部的白晃,一一他来做什么?是来找你的?”

杨衡还没说话,田岫先就觉得莫名其妙。她有些想不通,为什么常秀会那么笃定白什么的刑部官员是来找杨衡的?难道就不许姓白的去找别人?

杨衡站起来,很恭敬地说:“白晃是来找我的。刑部最近在清理过去的陈旧案卷的时候,发现东元八年我在汝州府巡察司处置的那桩‘张氏分离家产案’,并非是我受人关说人情而不秉公措置,而是另有别情。白晃是受刑部陈大人所托,前来知会我这件事的。另外,刑部不日还会有公文专说此事。”

田岫惊讶地张大了嘴。怪不得哩!刚才她见到杨衡的时候,就觉得他高兴得似乎都有点快要手舞足蹈了,原来因果在这里!她知道那桩错案令杨衡吃尽了苦头,堂堂的探花郎,却只能屈辱地在小洛驿作坊里做个管事,其中不知道有多少的辛酸苦楚!更教她愧疚的是,她清楚杨衡这些年的遭际并不是什么因为什么冤案错案,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因为她父亲田望看重这个人,因此才连累到了杨衡。现在好了,既然刑部发现杨衡的案子是冤假错案,那么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纠正错误,帮杨衡洗刷冤屈,接着拨乱反正,为杨衡平反昭雪……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替杨衡感到由衷的高兴。

常秀却是一点都没有流露出吃惊的意思,明显就是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只是问道:“陈桓为什么不亲自走一趟?”

他是工部侍郎,自然可以对刑部的一个五品郎中指名道姓,杨衡却不能这样做。杨衡低着头解释说:“陈大人本来是要亲自过来的,不过,白大人与我是同年,当年在京应试的时候,还是与我住在同一家客栈的,所以白大人就,就……”他吃吃艾艾地有些不知道该当如何把话说下去了。

常秀已经转过头,深沉地凝视了田岫一眼,说:“你出来一下,我有话和你说!”

田岫刚刚还在替杨衡感到高兴,被常秀望了一眼,突然间就象一盆冰凉的雪水浇到身上一般寒彻骨髓,从头冷到了脚。她大约已经预感到常秀要和她说什么话,心头一个惊悸,浑身一道颤栗掠过,原本还有些红润的脸颊顿时苍白得令人不忍直视。她死死地咬着嘴唇,向后退了一步靠着门扇,却把头高高地昂起,梗着脖子亢声说道:“……不!”

常秀走了两步看田岫不肯挪动脚步,转回身说道:“你跟我出来,我有话要对你说。”

“不!”田岫的声音很低,神情却很坚决,一双眼睛看都没看常秀,只是死死地盯着房梁,似乎是要把几根梁木凿穿凿断一般。

常秀顿住脚,低沉着声音唤了一声田岫的别号:“……青山!”

但田岫却是扬着脸无动于衷,仿佛眼前根本就没有常秀,青山也不是她的别号。

杨衡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忽然反应过来,常秀要说的肯定不会是小事,不然不会回避旁人。可工部现在有什么事算是大事?只能是玻璃;还有就是观天仪。哦,还有专利司,这才是工部当务之急的头等大事。可这些大事里田岫桩桩件件都有参与,他自己同样是一件不落,怎么常大人突然间要避开他来说话?难道说,是白晃离去和常秀前来这二者之间前后脚的时间,事情又出了什么反复……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喉结上下滚动发出的声音把他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常秀沉默了很长时间,看田岫丝毫都没有要改变主意的意思,就从袖兜里掏出一封公文,说:“吏部发来的行文。”他耷拉下眼睑,把薄薄的两页公文展开又合上,嘴角抽搐了好几下,才说道,“……从下个月的初一开始,你就不用再来工部了。你的职司,等翰林院另做安排。”说完话,他把两页纸朝旁边的桌案上一放,转身就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