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十六页,壬二,明大均。
本经的正宗分开始的时候,阿难尊者请佛陀开示首楞严王三昧的修学法门,佛陀花了三卷的时间来详细说明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对生命有正确的了知,才能够生起正确的观照。
前面三卷的经文,我们可以会归成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相妄性真。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经常提到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相”的意思就是,我们整个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只要你看得到的、听得到的、摸得到的东西都是虚妄的,都是生灭变化的。在这种相状当中,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我爱执,产生一种颠倒想,由此起惑、造业乃至于出现生死的流转。前面的三卷经文其实就是在破除这个虚妄相。对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这个虚妄相,经过我空、法空的智慧,我们修不迷不取不动,把虚妄相破了以后,显出一个什么东西呢?显出了现前一念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就是真实的。诸佛所证、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是不生不灭的真实的功德。
所以,我们大乘的佛弟子,在看生命的时候是两个方向:第一个,当我们把生命摄用归体,把整个身心世界回归到真实的时候,那就是一念的心性;第二,当我们依体起用,我们一念心性受了业力的熏习,就会随缘而显现种种的五阴身心:一个男人的身心、或者一个女人的身心,这就是一个体用的关系。比方说,我们今天一个大海,这个大海就是一个法性的本体。业力风一吹的时候,产生一个水泡。这个水泡当然各式各样,有大水泡,有小水泡。这个水泡就比喻我们的身心世界是生灭变化的。这个身心世界最后结束了,又回归到大海去。
所以当有人问我们说,你从什么地方来?那答案只有一个:我们每一个人生命是从我们的真如本性而来,从现前一念心性而来。那你死掉以后,经过几十年,你的身心世界消失了,你又将往哪里而去呢?你还是回到了现前一念心性。所以生命就是这样不断地变化,“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而我们的一念心性本来就无生,也就没有灭。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是不生不灭的,它也就是整个修行当中我们所要找到的本来面目。我们讲“大佛顶”,就是讲的这一念心性。你把大佛顶找到了,你才能够成就如来的密因,才能够依此修学,成就诸菩萨的首楞严王。所以它是整个《楞严经》的核心思想。
说“开悟的楞严”,那么你悟到什么东西呢?你就悟到了整个生灭的因缘,并且从生灭的假相中找到了不生灭的心性。这个就是明心见性。“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就是所有大乘佛弟子修学止观的一个根本思想。你绝对不能依止相而修。依止生灭的相而修,你不能成就不生灭果的,不可能。所以着相修行是不能成佛的,你一定要找到你的本性,称性起修。以真实的因地,才能够成就真实的功德。所以,在前面的三卷经文,我们可以知道“相妄性真”的道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佛陀刚开始是把真跟妄作一个很详细的分别:真实的心性是不生灭的,虚妄的相状是生灭变化的。但是佛陀到最后的时候告诉我们:生灭中有不生灭,不生灭中也有生灭,相中有性,性中有相;波浪当中是有大海的,大海当中也有波浪。这个是告诉我们什么事呢?我们的目标是要趋向于现前一念心性。但是你要怎么回家呢?你还是要用你现在的这个身心世界。
如果说我这个身心世界是假的、是暂时的,那我就把这个身心世界自杀,我不要我这个身心世界。那你也没办法回家了。你就是要借假修真。你这个身心世界是生灭的,但是你从这个地方观进去,就能够找到不生灭的家。你当初从真如本性流转出来,一念妄动变成这个身心世界,你回家还得要循着这个身心世界回到你的家去。你看看后面的经文讲到二十五圆通,二十五圆通其实就是前面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特别讲到六根,你还得从生灭的六根门头去悟入不生灭的本性。
所以,我们常说借假修真,你要假借生灭的因缘来成就智慧。你为什么会有智慧?你要听音声。你说,欸,音声是生灭的!音声是生灭的,但是它所诠释的道理是不生灭。你还得要假借你的身心世界去拜佛、去修福报,所以你必须假借你的生灭的因缘来积功累德,来成就你的不生灭的清净的功德。这个就是我们在前面的三卷经文得到的第二个思想,就是真妄不二的道理。
那你把这两个思想掌握住了,前面的三卷的经文你大概就知道了:第一个,相妄性真;第二个,真妄不二。这个是整个前面三卷的思想,也是整个《楞严经》修止观的最重要的观念。
壬二、明大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看壬二,明大均。这一科是讲到“识”。六识的相状是虚妄的,但是六识的本性却是真实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说明这个道理。这一段是说明七大。这个“大”包括整个七大;这个“均”的意思,就是周遍法界的意思。其实七大的体性是周遍法界的。
先看“融性合会”,我们看经文。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我们把这个经文作一个消释。说既然这个六识的识心——讲到六识当然它是一个相状,也是一种作用,那么只要是相状就是生灭的。本经在发明生灭的法是毕竟空,它主要的思想就是“本无所从”,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来”?前面讲过很多,说为什么我们有这个了别的心识呢?最后结论:它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觅之了不可得;它只是一个业力去熏习真如本性所显现的一种“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假相而已,它没有一个真实的来处。它没有一个真实的来处,所以也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去处。从六识的自性空,我们也可以推论,也应该了知,这个六根的了别,所谓见闻嗅尝觉知,它的体性也是圆满,也是湛然不动。这个“湛然”就是不生不灭,它的体性也是一样,没有一个生处,它本自无生。这一段,把六根也会归到一念心性。
前面两个是心法,这以下讲色法。乃至于兼带的像虚空、地、水、火、风等等这些七大,体性都是真实而圆融无碍的,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所显现,而它的本质、它的体性都是不生不灭的。它的观念就是说,七大的相状是生灭变化的,但是七大的体性、当我们把七大的相状破坏以后看到它的本性,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那这个就不生灭。这一段也等于是有“相妄性真”的意思。
看第二段,警令觉悟。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这一段是佛陀对阿难尊者的一个警策。说,阿难,你过去身为一个小乘的学者,在研究诸法的时候看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从大乘的角度来说,你这都是心外求法,向外攀缘。看到了生命的缘生,看到了缘灭,那么这缘生缘灭,到底是从哪里而来?你从来都没有去观照的,所以说是一种粗糙浮动的心思。为什么呢?因为你都是向外攀缘,而不能够真正地去回光返照,去发觉这个六根的见闻觉知,以及它所发动的六识的了别,本性都是一念心性。也就是说,我们过去只看到因果的思想,造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造恶业招感三恶道的痛苦果报。但是这个果报是怎么来的?没有人知道。换句话说,我们只是在生灭的相上打转,我们永远找不到不生不灭的真如本性,所以我们就不能够成佛。这个地方等于是佛陀对阿难尊者乃至于对所有佛弟子的一个警策。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发明、去了解如来藏妙真如性呢?佛陀以下告诉一个方法。他说,你应该要从什么地方去观察这个体用的关系呢?就是你观察六识的识心是同是异、是空是有;是非同非异、是非空非有。佛陀告诉这四个方便。蕅益大师说,其实这四个方便说穿了就是两个方便,就是我们学了《楞严经》以后应该怎么去看事情。蕅益大师说,你应该从体跟用两方面去看:体是不变,用是随缘。
我们从这两个来看。你说这个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六识它的作用是相同还是有差别呢?我们应该这样讲,它的体性是相同的,都是一念心性嘛。当把六识摄用归体的时候,同一体性;但是当六识依体起用的时候,那是各各不同。
你看,眼识只看色尘,耳识只能够听音声,所以它们体相同。异呢?作用差别。这是空有,它的体性是毕竟空的,但是它的相状的确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它有它随缘的作用。非同、非异、非空、非有,道理都是一样。为什么说它不是非同呢?因为它同一体性。为什么说它非异呢?它作用差别。
你只要掌握体跟用这两个角度,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诸法是随缘而不变;当我们依体起用的时候,不变而随缘。摄用归体,这个时候现出的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依体起用,就循业发现,各各不同。这个就是整个《楞严经》要我们去从这两个角度来看生命。
壬三、显理性
前面是破除虚妄相,破妄;这以下显真。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我们先看它的体性。
当我们把整个六识,每一个人的思想会归到体性的时候,佛陀说,其实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它所具足的这个识大,当体是真空的。说你现在有很多的想法,你看到佛像想要拜,想要皈依,有这个信心,但是这个信心当你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是觅之了不可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然觅之了不可得,但是这个真空的体性就具足了十法界的染净的识大的功能。虽然觅之了不可得,但是它又有这种可能性。就是当我们把每一个人差别的思想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性,虽然毕竟空,但是它却有无量的可能性。它可以去塑造。你遇到好的因缘,你就产生好的思想;你遇到不好的因缘,你就产生不好的思想。比方说,黄金可以打造成一个佛像,黄金也可以做成一个马桶,所以黄金具足任何的可能性。我们这念心也就是这样,它本来就具足十法界的染净的功能。这个就是所谓的“性识明知,觉明真识”。这个讲到性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