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芃芃一脸懵逼:我就是看它长得好看,拿来撑场面用的……
王智一脸的痛心疾首:“你,你怎么能把它给摔了呢!”
按理说,袁芃芃应该默默地在心里回他一句“这是我的东西,你好像管不着吧?”,然后一脸假笑地从他手里收回镜子。
但这次,她莫名其妙地有一点心虚,如果……她知道这面镜子是清朝年间制作的话,她一定不会这样随随便便带在身上的。
“那,为什么不能摔呢?它,是不是有什么来历?”袁芃芃的声音中带了一点小心翼翼。
“这可是一面保存完好的清朝琉璃镜子!”王智细细端详着,不时还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明朝的时候琉璃才传入中国,清朝的时候,琉璃镜子还只能在王公贵族的手上流传。经过战乱之后,许多原本的满清贵族逃的逃、死的死,大部分的东西,不是毁了,就是在外国人的手里,像这一面,保存地如此完好的镜子,已经不多了。”
袁芃芃似懂非懂:“琉璃,就是咱们现在说的玻璃,对吧?只是因为当时制造工艺达不到,才会让现在比较普遍的玻璃变得珍贵无比,对吧?”
王智终于正眼看了她一眼:“你这小姑娘,懂的还不少啊。”
袁芃芃呵呵一笑:“这东西怎么可能是什么琉璃,还镀银,这就是从废品回收站找出来的,要是真有银,不早就让人家给捡走了?哪能让我捡这么大的一个漏?而且,银子我虽然没见过,但也知道那是亮闪闪的,好看地很,哪像这个,灰不溜秋的,除了一个形状比较好看,就再没别的了。”
她嘴上这样说,心里已差不多信了大半了。
这面镜子灰不溜秋的,她当初把它当成一般的镜子用之前,也是洗过的,但银的氧化显然不能随便洗洗,就掉了。回去她用专门的东西洗一洗,应该就会换一个样子了。
虽然这么说,挺对不起这一面镜子的,但如果要是让人知道,她有一面镀银的镜子,可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麻烦,因为没什么人会举报她这个烈士遗孤,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她还是注意一点比较好。
袁芃芃的话敲响了王智,他猛然想起来这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慢慢放下手中的镜子,有些怔忪,喃喃地道:“是啊,现在的人,哪还认得什么银不银的。”
“您之前,是干什么的啊?”袁芃芃带着七分好奇三分不经意地问。
“跟现在看守废品回收站的人,干差不多的工作,”王智努力挤出一个可以调侃自己的表情,“就是把能用的东西扒拉出来,把不能用的东西也好好地记录好,唯一比他多的工作,就是还得教一些人,关于这些破烂的知识。”
袁芃芃要是真是个小孩子,听到这些话,肯定就没什么兴趣了:不就是看守废品回收站嘛,有什么好玩的。
但她好歹是个会思考的“成年人”了,差不多可以猜到,王智以前应该是一个考古学的教授。
“您在哪里教他们呀?教的什么东西啊?是刚才您说的那些吗?能不能也教教我?”
王智苦笑着摆摆手:“现在学这个,你就只能被送去劳动改造了。这个,叫封建迷信。”
袁芃芃好说歹说,才让王智多讲了一些东西。他本来就是极其热爱考古学、热爱古代文化的人,自下放以来,他一身的知识不知道和谁交流,如今好不容易见到一个愿意听的人,还是没什么威胁的小孩子,他管不住嘴,还是多说了几句。
袁芃芃之前以为自己自学地还挺好的,什么朝代盛产什么,什么是哪个朝代才开始有的,什么东西在不同的朝代各有什么特色……
名人名家们的生活经历、环境背景、性格特点各是什么,为什么他的画是写实的、惟妙惟肖的?为什么他的字是这样的感觉?
她把从废品回收站扒拉的东西都看了个七七八八,自觉已经满肚子的墨水了。
谁知,她始终是一知半解。
这一天,她东西没送出去,只听了一耳朵的考古和历史知识,晕晕乎乎地抱着原封不动的盆回到了家。
她好像,有点喜欢弄这个啊……
到现在为止,她还是保持着勤去废品回收站的习惯。只有这一件事,她不其厌烦的去做,像是之前拓宽财路的是儿,比如卖头花,不过一两天,她就失去了兴趣。
认真分别这些古老的东西分属于哪个朝代,它的特点是什么,如果分类的话,它又该是哪一波的……
这样子,虽然有点累,有的时候不确定,还有些烦躁。但确实是,难得的、令人难忘的,让她兴致盎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