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不多不少的爱,谁能把握的好,都是第一次当父母。
世界上没有一本工具书,教人怎么当父母。
她还记得她小时候,父母没时间管,三岁的她被锁在院子里。
三岁本该是没什么记忆的吧,但是她却记得很清楚。
她记得她都干了什么。
每天早上睁开眼睛,400多平的四合院里,静悄悄。
从大通铺的炕上爬起来,她也就比炕高一点。
滑下炕,去厨房找吃的。
一般会有干的馍馍,就着水,吃几口。
然后搬个小凳子,坐在大门口。
大门是双开门,搭扣锁住,两扇门之间会有一道缝隙。
她就趴在缝隙口,用一只眼睛,看外面。
小小的她,视角,只有脚。
偶尔会有一双脚,匆匆忙忙从门口路过。
等很久很久,奶奶会来,她认识奶奶的脚。
因为奶奶的脚被裹过小脚,有些畸形。
穿布鞋,鞋头突出。
奶奶蹲下来,她能看见奶奶的脸。
奶奶会给她带一些好吃的。
那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期待。
可能是一个苹果,可能是一块发糕,可能是一小碟葡萄干。。。。。。
从门槛和门之间的缝隙,放进去,乐乐的小胳膊可以够到。。。。。。
六岁开始上学,学校离家有两公里。
西北冬天的早上,很黑很黑,因为八点多才天亮。
她六点多要走,和四年级的姐姐。
两个小女孩,手牵着手,沿着石子路,沿着一条长长的水渠,走去学校。
地广人稀的地方,路上几乎遇不到同学。
有一次两个人走着走着,有一个黑影冲她们摇晃过来。
两个人吓的抱在一起,不敢呼吸。
等黑影走近,发出“哼哼哼”的声音,两个人的心才开始跳动。
是一头猪。。。。。。
她的记忆里,姐姐对她的照顾,远多于父母。
但他们——村里其他的父母们,都这样。
因为穷,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父母们从早到晚辛劳着,他们把一切的辛劳,归因于孩子。
“都是为了你们!”
“你们以后要孝顺!”
。。。。。。
孩子们有一点自我意识,有一点叛逆,就被挂上不孝的标签。
八十年代那一代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是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