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在没有逻辑的时候才会用这些方法。
还有一种情况,第四种,就是没有逻辑的,你也不用加逻辑,单独记就行。
因为大部分材料都有逻辑的时候,如果出现一两点没有逻辑的,反而很特别,反而会让你很难忘。
所以这时候,你就不是非得把这一点穿进去的,你可以完全作为一个特例去记,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我们说的穿线的工作,法律、政治、经济、历史。
我学习这么多年,过手的这些科目90%以上的内容,都是有逻辑可以寻找的,都是可以穿起来这个线的,所以基本上学完这招,你就可以搞定记忆了。
有些人的演讲稿为什么比较难背,还有些人为什么一上台就忘词?
因为他的演讲稿逻辑不顺,稿子写得太差,穿不起来那条线,所以到那就会停住,就讲不下去。
我的稿子不能说写得有多好,但是我的稿子一定有那个线,我自己背的时候都知道去穿一条线,写的时候肯定要把线穿起来,所以在我就不会忘词。
最后一个步骤,叫做定点,就是把你需要记的内容浓缩为关键词,这让我们的记忆量就更小了。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我把它分成了四块,每一块在我心里都是个关键词,然后每一块当中的每一点,也是个关键词。
点,我就把它浓缩成三个关键词:学习、评论、报道,这三个关键词就讲了这么三个事儿,一共有5点。
这些关键词替代了原来大块的内容,记忆量就会变,你在记东西的时候,可以用荧光笔把关键词给标注出来,这样的话更好记。
我当时去演讲比赛的时候,大脑当中是这样一个图片,就是我的稿子在我的大脑当中,首先是分块的,其次有个逻辑线,最后有些地方在发光,发光的地方就是关键词。
比如我的第一个关键词「我们家」,我说我先从我们家开始讲,然后下面有个关键词叫「纪录片」,这些词一闪一闪的,就跟我在现实生活当中用荧光笔把它标注出来一样,我平时背书的时候也是这样,有很多词就是关键词,定的那个点就在那开始闪,然后你在记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好记,你只要看到这个关键词,这条线就出来了。
总之,用这样的方法去记,你会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点慢,因为别人上来就背,你上来还要梳理,但是你到后面记东西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而且你忘记的概率是很小的。
就算你忘了,你只要看到其中一个点,看到其中一条线,看到其中某一块,你就会把那些东西都想起来,因为在你的心里面,最后这本书成为了一个网络,网络上有块、有线、有点,是非常难忘记的。
以上,就是我们讲的梳理的部分,其实我们梳理完了之后,我们基本上把需要记的内容,已经记住了一半还要多。
第二个步骤是复述,复述就是去讲。
所以这个方法也叫讲述法,我在这儿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永远不背书,你为什么要背书?
我就不明白有些人,背得磕磕绊绊的很痛苦,你为什么要背书呢?
比如朋友跟你讲了个事,说:「我今天跟你说三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然后你转述给下一个人。
」你会把你朋友说的话,说我要背上十分钟,才可以去转述吗?
不会。
因为你朋友说的话,一般是有道理、有逻辑,也是符合常理的,所以你不会说等一下,让我记十遍再去帮你转述,不会这样的。
可是当我们学东西的时候,心态好像就变了,变成一个机器人,我们就对着书跟机器人一样,你好像对那些内容都不懂、不理解了。
所以很多时候,就是你的第一个步骤出了问题,你在梳理的时候并没有从底层逻辑去理解,也没有做好分块,没有做好定点,就导致你背的时候,真的像个机器人一样。
然而我们的大脑,又不是机器人的大脑,记不了那么多东西,就会导致你记的东西一团糟。
所以我跟大家讲,在复述记忆法里面,从来没有背这回事,你真正理解一个事,你可以讲下来,所以你不用那么硬撑着去背,你真正学会跟理解这个东西,而且你做好了整理,你是可以按照顺序讲下来的,你根本就不用那么强硬的去背它。
我的历史书也好,法律书也好,都不是我背下来的,是我说出来的,那是我的东西,我知道的事,那我知道说给你听,不是很正常吗?
我已经充分理解了自己要背的那些东西,而且那些顺序我也了解了,我已经穿成线了,也定点成词了,充分的组织起来了,我现在讲给你听,就可以了。
我只是跟你讲了一个我知道的东西,所以这个东西根本就不叫背书,我在跟别人讲的时候,也不会那样磕磕绊绊重复好多次,不会这样的,我可能中间会停,可能稍微想一下,但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复述的要求有三个,还要记得。
第一个要求,是一定要把书放下,看着书永远都记不下来。
因为把书放下,等于是在做记忆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