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北京奥运会 黑哨 > 2 章(第2页)

2 章(第2页)

但是为了能够完成一些空中动作,纸的重量又不能太轻,而且由于面积过大,这张极为重要的纸又必须结实。

怎么办?这时候临时在更改方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更改方案的时间和成本,光是对团队士气的打击都很可怕。

之后紧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美总设计马克·费舍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也再次打击了张艺谋。

「作为一名观众,无论是坐在体育场还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很难通过现在目前的表现方式理解我们做的是一张纸,从我个人理解,我从不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材质大到36米乘以14米的时候,还可以像一张纸一样。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问自己一个问题,到2008年8月8日,我们是否能够展现出我们想要展现的东西。」

最终,面对多方压力,张艺谋决定缩小纸的重量。

纸由最初的36米乘以14米改为20米乘以11米,纸的重量缩小了将近一吨!

千辛万苦,总算把「纸张」问题解决了,然而新的问题扑面而来。

开幕式第一个节目,必定是要能体现北京欢迎世界来客。

张艺谋想到了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很多古人饮酒时经常「击缶而歌」,才是中国人最正宗的欢迎之道。

定下了击缶而歌作为开幕式第一个节目,接下来就要去验证和实行。

但是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导演组给张艺谋的「击缶而歌」的时间只有一分半钟的时间,时间根本不够展现「击缶而歌」的震撼。

经过多次沟通争取,击缶而歌延伸到了三分二十秒。

时间问题被解决了,但击缶的人上哪里找去。

为了体现艺术和震撼效果,击缶的人必须身高1。80米到1。85米以上,而且需要2008位。

最终还是张继刚想到了去求助部队。

参与击缶而歌的演员从全国五大军区选拔,从2007年9月组织几个班排练,因为真正的道具「缶」还没有组织完成,演员们用鼓来排练。

训练倒是热火朝天,但真正击缶而歌的难题来了。

那就是,缶到底是什么?

这东西谁都没见过,只有文献里才有记载,没有具体的文物出土参考,也没有人知道「缶」被击打出来到底是什么声音。

导演组也很傻眼,不知道缶是什么样子,那前期一切工作岂不是白费?

缶到底是什么?

一直没找到相关资料,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