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宗泽不要做出头鸟。
徐处仁眉头深锁,眼中却多了一丝凝重神色。
怎么回事?
到底要干什么?
宗泽难道不知道封禅泰山的好处,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极可能恶了皇帝和群臣。
武将的地位本来就低,现在宗泽作为武将之首,站出来反对泰山封禅,阻拦所有文官的进步,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很容易遭到弹劾的。
李纲眼神幽深,只是他也没有亲自下场,任由吴敏反驳。
赵桓笑道:“宗相公,吴相公的一番话,你怎么看?”
宗泽大袖一拂,强势道:“官家,吴相公的一番话简直是大错特错。”
吴敏掷地有声道:“宗泽,今天的事情,你不给一个交代,本官决不罢休。”
宗泽哼了声道:“你要交代,我给你。”
“我反对泰山封禅,却没有说官家没有资格泰山封禅。”
“盛唐时,太宗李世民打下偌大的江山,缔造出贞观盛世,由乱到治,天下太平,有泰山封禅的资格,但他去了吗?”
“没有去泰山!”
“不去泰山封禅,不等于没有资格。”
宗泽斜眼一扫,沉声道:“吴相公是读书人,这点逻辑都没有吗?”
吴敏脸色微微变化。
没想到,宗泽有这样的一张利嘴。平日里,宗泽一贯是好说话,很配合文官做事,枢密院的官员也很低调,没有和文官夺权。
这样低调谨慎的一个人,现在却一改前态。
吴敏沉声道:“宗相公,你不用胡搅蛮缠。任你怎么说,泰山封禅都是利国利民的,都是一桩大喜事,为什么不能泰山封禅呢?”
宗泽冷笑两声,反驳道:“吴相公,我还没说清楚,你急什么呢?”
“泰山封禅是大事儿。”
“所有的文武百官,包括后宫妃嫔,都要跟着去泰山封禅。一场泰山封禅,需要调动无数的人力和物力,还要消耗无数的银子。”
“我认为不妥。”
“你说泰山封禅利国利民,我更是不敢苟同。”
“这个民,指的到底是哪些人,是以吴相公为首的‘民’,吃着官家给予的俸禄,享受着官家给的地位吗?”
“我们不尽然,你们这些民,之所以撺掇着泰山封禅,是等官家在泰山封禅时,要封赏文武百官,都要升官发财。”
“实际上的民,却没有得到半点的好处。”
“民是天下百姓苍生,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穷苦百姓,更是缴纳赋税承担徭役的穷苦百姓,也是征战沙场的士兵。”
“他们不会有任何的好处。”
“反而因为泰山封禅有无数的队伍,地方百姓要承担更多的徭役,承受更大的压迫,会有无数的人家破人亡。”
“这不是与民同乐,是为了自己的享受,牺牲无数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