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消息不管前提好坏,反正是个社畜看到都会心慌一下,方亚楠惴惴不安的进了于文的办公室。
于文喝着可乐:“坐。”
方亚楠左右看了一圈,无语凝噎。
于文的办公室但凡能放东西的地方全部堆满了各类杂志书籍和资料,只大发慈悲的留了两把破破的办公椅放在那,其中一个上面还挂了一条毛巾,方亚楠勉勉强强坐在另一个上面,只听到椅子吱呀一声惨叫,就好像她放了个屁。
……主编咱好歹是个大社,讲点排面吧求求你了。
“你们的选题我看了,”于文拿出一叠文稿,翻了一下,叹口气,“我说你们这是想造反啊?”
“啊?”方亚楠腰板一直,“于于于总我们我我我……”
“别怕,没别的意思,”于文摇头,拿出一张彩页纸,“这种肖像照就拿来做个经济专题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方亚楠一愣,终于意识到于文居然是在夸她。
这肖像照正是她最后为江岩拍的那张仿名作的,画面中江岩站在最边上,只露出一半的身体,显得侧面棱角分明,他微微仰头,一手操作着面前只露出一部分面板和按钮的机器,一手微微抬起,伸出食指。
——恰好与机器中投射出来的敦煌飞天指尖相对。
在机器左边,他那一侧,是完全冷硬的科技风,深灰色墙布,密集的显示器和机械,还有他戴着的防风镜一样的护目眼镜,以及一身研究员标配的白色长褂,露出里面隐约的领带和皮带扣。
可在机器另一侧,全息投影出来的敦煌壁画占据了全片的五分之四,以极尽恢弘绚丽的色彩重现了飞天画像,在新型光线技术的重现下,飞天几乎活了过来,怀抱箜篌,衣袂翻飞,她另一只手优雅的探出来,原本指向天女的方向,此时却与江岩之间相触。
现实与虚拟,科技与神话,在这张照片中被完美呈现,冷色调与暖色调是如此融洽又平衡,将科技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方亚楠每一次看到这张照片,都怀疑自己P过了。
实在太好看,像一副画。
“乍一眼看,还以为你居然堆栈了。”于文开口就是一句术语,“但前阵子你们几个还在争论堆栈摄影的问题,你明显是反对方,我就觉得……嗯,如果亚楠拍的,应该不大可能。”
方亚楠哂然一笑:“我不是反对,我就是,就是懒……如果堆栈成主流,那我得累死。”
堆栈,简单说就是将几张摄影图片利用PS合并成一张图的拍摄方法,是近两年流行起来的拍法,充分利用了摄影技巧和电脑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摄影奖获奖的主流。
如果要举个具体的例子,大概就是一张照片里,左边能看到银河,右边能看到极光,下面还有雪山皑皑,山中小城灯火辉煌。
要素很多,需要的技术也很多。
有人觉得那就跟年轻人后期美颜一样是照骗,但是事实上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里面不管银河、极光还是小城、雪山,都是这个摄影师自己拍的,他将其放入一张图中,每一个景物都有出处,且都是它真实的样子,所以它不是照骗。
只不过这样的照片中的场景,可能现实中并不存在罢了。
但那又怎么样呢,摄影归根结底也是一种表达艺术,摄影师想传达这样的美,也确实付出努力去拍了,那也无可厚非。
“这不是堆栈,”方亚楠笃定道,“我顶多调节了一下饱和度和色差,连提亮都没。”
“那很厉害了。”于文也琢磨着这张照片,“阿肖不在?”
“嗯,去找电影那帮人了。”
“哎,本来还想跟你们商量下,这照片搁内页可惜了,但现在要做封面,内容又不够,你们看是委屈一下,还是忍一忍来个大的。”
“咦?可以这样?!”方亚楠激动起来,“于总,我理解没错吧,你要把它做封面图?”
“可以的吧,”于文拿着这照片不撒手,看了又看,啧啧有声,“看不出啊亚楠,你也是个艺术家!”
“不是不是,”方亚楠脸都红了,“我都说了我修图都没怎么修,我提供了思路,其他全是江岩他们提供的,是他们厉害。”
于文听着,又翻了一遍文章,思索了一下,道:“这期先不放经济的了,按照阿肖这个写法,再扩充点都能做封面了,只不过……”他苦恼的呼了口气,“这么一来,这张照片就不好做封面了,太个人化了。如果做封面专题,那肯定是要有领域性的。”
于文看起来很遗憾,方亚楠却一点不觉得可惜,她本身也不是多爱好摄影,想在这个领域出人头地,闻言笑起来:“于总你真这么喜欢,拿回去裱起来啊我出钱!这妥妥的我的生涯巅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