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妹子20%在学校,30%在路上,50%在家里。
那妹子到底在哪里?
就是20%在学校,30%在路上,50%在家里。
难道妹子分成三截了?妹子还是一个啊。
那你赶紧问一下,现在妹子在哪里了?
已经问过了,20%在学校,30%在路上,50%在家里
是不是要崩溃了……
薛定谔方程牛逼到把薛定谔自己都整懵了。
好在后来波恩整明白了方程的意义,提出了「几率波」的概念。
也就是说,粒子可以瞬间出现在任何地方,不同地方出现的概率用「几率波函数」计算。
比如,你在宁波,要去杭州,那中间就得经过绍兴,这是经典物理学。
而薛定谔方程告诉我们,你是随机瞬间出现在这三个城市的,中间不需要赶路,在不同城市出现的概率要用他的方程计算。
当然,不用算也知道,人瞬移的概率肯定小到即便用宇宙时间来衡量都不一定会发生,但如果把人缩小到原子核那么大,波函数的计算结果就很不一样了。
我们知道的核裂变,就是因为原子核中的不同粒子随机出现在了不同的位置上,宏观看起来就是原子核分裂了。
按照这个理论来说,运气不好的话,你的手机可能会突然散架,分裂成原子状态。
海森堡看了之后深以为然,认为撩妹就是靠运气的,于是提出「不确定性原理」,也叫「测不准原理」: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是无法同时测准的,两者的乘永远大于某个值。注意,这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理论上做不到。
从技术上说,测量会不可避免地影响被测量者,这种原理造成的误差叫「观察者效应」,比如你要观察一个东西的颜色,那你就得用一束光照着他,光线打到这个东西上,必然会发生相互作用,于是它就已经不是原来的它了。
海森堡说的不确定性原理与观察者效应是两码事,不确定性原理是事物自身的属性,是一种本质属性,和你是否去观察它无关。这个理论也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基础。
海森堡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把不确定性原理翻译成一句意味深长的白话文,抛给了哲学家:
「在因果律的陈述中,这个因果律就是哲学里常说的有因必有果的那个因果,『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这句话错误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因为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这是一种理论原则。」
没看明白这句话没关系,我再重复一遍,
「在因果律的陈述中『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这句话错误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因为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这是一种理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