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一种“他人之子的光辉”的感慨悄然涌上心头。不知这场欢聚之后,会有多少家中的年轻后辈,因长辈的期望过高而面临一番教导。
这实则是无端的压力。
然而,这些纷扰与杨明并无直接关联。
随后,杨明取出了他为杨老爷子特别制作的寿桃。这寿桃,作为他精心策划的礼物,栩栩如生,再次赢得了杨老爷子的深深喜爱和满意。
毕竟,以杨老爷子的尊贵地位,世间珍宝无不见过。但杨明这份看似普通,实则心意满满的寿礼,却最为触动人心。
“杨明小友,”杨老爷子带着微笑说,“这寿礼我十分喜欢,日后若有空闲,记得常来家中走动。”。
此言一出,在场的宾客纷纷投来惊讶和羡慕的眼神。
要知道,杨老爷子素来不喜欢过多的社交活动。若非今日八十岁大寿,加上宾客都是亲友故交,恐怕也不会如此热闹。
总之,普通人想要一睹杨老爷子的风采,机会难得。但杨明年纪轻轻,便得此殊荣,实在令人羡慕不已。
宾客们纷纷离去后,杨建国真诚地向杨明道谢:“杨明,今日之事,我真的非常感谢你。若不是你,我父亲今日也不会如此愉悦。”
“杨大哥,你太客气了。”杨明回应道,“不过,我观察到老爷子似乎身体有些不适。若你允许,我想为老爷子把把脉?”
杨建国对杨明的医术深信不疑,于是17毫不犹豫地带着他来到了老爷子的书房。经过一番细致的诊断后,杨明看向了杨老爷子。
“老爷子,”他缓缓开口,“我猜您早年腰部曾受过重创。虽然已恢复,但每逢阴雨天气,腰部便会隐隐作痛。严重时,甚至难以站立。不知我的猜测是否准确?”
“这。。…你说得对。”杨老爷子点了点头。
听闻此言,杨老爷子眼神顿时变得锐利,目光转向旁边的杨建国。
后者微微摇头,显然,杨老爷子原本以为儿子杨建国或许与杨明提及过自己的伤势。但从杨建国的动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杨明之前对此一无所知。
“确实,传言总是不如亲眼所见来得真切。”杨老爷子感慨道,“建国之前提及你医术高超,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我初听时还有些将信将疑。毕竟,人生精力有限,能将一门技艺练至炉火纯青已属不易。但今日一见,才知是我这老头子孤陋寡闻。”
“杨明兄,”杨老爷子接着说,“我这一辈子见过诸多异人,但恐怕你是最令我难以捉摸的一位。”
杨明闻言,轻轻一笑,回应道:“老爷子过誉了。历史上不乏年少成名之辈,如甘罗九岁封相,曹冲年少称象,我这点微末技艺,不过是侥幸得了几分造化,哪敢自诩为天才。”
话虽如此,但杨明心中却自有感慨。若不是在这庄重的场合,他或许会直接坦
言,今日的自己,皆是靠着自己的汗水与努力铸就。
随后,杨明请杨老爷子褪下上衣,取出银针,准备施展针灸之术为其治疗腰间的旧伤。当目光触及杨老爷子身上那些为国家、为人民留下的伤疤时,杨明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
这些疤痕,是杨老爷子为守护家国而留下的印记。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后来人,他们能够享受如今的安稳生活,正是因为有这些前辈的英勇与付出。
因此,杨明在治疗过程中格外专注,他不仅帮助杨老爷子疏通了淤塞的经络,还使得他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杨明兄,你的针灸之术真乃神技。”杨老爷子赞叹道,“我感觉到一股暖流在腰间涌动,仿佛暖流传遍全身,那些旧伤之处也感觉不到往日的疼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