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怀念苏联 > 4 章(第1页)

4 章(第1页)

54年还是个劳改犯的时候,塔什干的地方医院居然能把他的肺癌治好,苏联的医疗水平可见一斑。

苏联手术室,图源:Y。Streizent/

全民疗养制度在苏联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遍布全国的疗养院成了苏联一大特色。

在保证八小时工作制的同时,苏联将大量的高端爱好变成了全民爱好。

比如芭蕾舞这种东西,在帝俄时期是典型的贵族爱好,在苏联却变成了全民的流行文化,极大地提升了百姓的审美水平。

芭蕾舞剧《无效的预防》,图源:

熟悉苏联的人都会发现,很多苏联的普通工人基本都有第二爱好,或者是函授夜校,或者是射击跳伞,比如苏联的女宇航员在当航天员以前的爱好居然是跳伞(是的,不过是通过跳伞塔而不是飞机)。

之所以有这种生活,是因为苏联大部分时间里都保证了八小时工作制,解体前甚至一度考虑过七小时工作制,对比今日的劳动者,有多少人能拥有第二爱好呢?

至于教育方面,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苏联变态的高强度高速度教育体系,以及全民级的超高的数学水平。

与它同时代的,彼时的欧美教育体系中也培养出一大群神仙,在各行各业都有大师级人物出产。

捷列什科娃,苏联女宇航员,图源:EuropeanSpaceAgency

关于苏联缺衣少食的段子,主要是出自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最后几年。

实际上,苏联的生活用品上确是没什么选择,但生活水平绝对算不上差,有大量的数据,也有当年的街拍为证,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从社会生活上看,苏联人的生活水平是低于美国的,也低于西欧(后期也低于日本),但除此之外基本就是最高生活水准了(跟同时代的中国是天壤之别,不要以中国的水平代入到苏联)。

要知道,赫鲁晓夫时期,赫鲁晓夫可是和尼克松发生过著名的「厨房辩论」的。

彼时的苏联人民生活水平飞速增长,「赫鲁晓夫楼」虽然丑,但它解决了苏联人的住宅需求,最重要的是——它是国家免费发放的。

赫鲁晓夫楼,图源:Wikipedia

赫鲁晓夫的理论是,在苏联,人人都可以分到国家免费提供的房子,而美国的穷人只能睡大街。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底气,谁敢和美国人比谁的生活更优越呢?

双方的社会生活各有优势劣势,美国人有充足、精美的商品供应,而苏联重在公平,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壁垒,而且更稳定,失业率几乎忽略不计,也没有经济危机这种事情。

但苏联体制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高度的计划性经济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民用需求被长期压制,科技成果转化为具体产品周期长见效慢,所以逐渐在冷战中落于下风。

美国人生活的缺点是,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及失业风险,比如碰见中东石油危机这种事就有点搞不定。

但美国市场经济的优势始终是巨大的,冷战期间的美国工人可以做到一人工作养活一家人两条狗,这是美国生产力强大的最好证明,也是美国人至今怀念的黄金时代。

当然苏联解体以后,这种日子就别想了,毕竟没有威胁的资本家没必要始终向工人让利。

苏联商店,图源:EnglishRussia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过于超前的体制,带来了内部的资源配置极不均衡,军工业绑架国民经济,百姓生活水平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长期停滞,缺乏选择和享受。

苏联产品质量差贡献了大量的段子,但是除了苏联解体的末期,苏联人的问题始终在「好不好」而不在于「有没有」上。

东德在1979年拍过一个讽刺电影叫《部长的汽车》,讲的是一个东德工人的私家车太旧了,机缘巧合下换了一辆部长的旧车,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搞笑故事。

电影的目的是讽刺东德的腐败,但是即使这样也可以看到一个事实——1979年的东德普通工人家庭是开得起私家车的,作为苏联的亲儿子,大家可以大概想象一下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生活水平。

在平权方面,冷战更是把整个地球的平权作用按了加速键。

苏联诞生以后,全球女权水平大幅提升(男女平等是苏联的核心立国思想之一),女性在苏联大量参加工作。

第一个女飞行员,第一个女狙击手,第一个女宇航员等等成了世界女权的代表。

而冷战期间的西方,在种族平权方面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