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大秦之吾为公子高爱看 > 第65章 抬头(第2页)

第65章 抬头(第2页)

为了确保朝廷权力分散,服务于国家和百姓,秦始皇推行科举制度的决心坚定。尽管士族反对,他依然坚持。通过填补官员空缺,提升平民地位,平衡社会阶层,确保皇权至上的目标,这与郡县制的理念相似。

“很好。”秦始皇满意地点头,看向李斯说:“丞相已经传播了消息,马上传达朕的旨意,开始筹备全国范围内的首次统一考试。科举制度初试,需要不断试验,我将亲自命题和监督,保证公平公正。对此,我早有定夺,科举制度才刚刚起步,稍有不慎可能就失败。因此,我决定亲自督导,以确保其顺利进行。”

这样,不仅可以确保选拔人才的公正,更重要的是让全社会知道朝廷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只要稳步推进,秦始皇相信科举制度将为朝廷选拔优秀人才,推动盛世的到来。“是,臣遵命。”李斯恭顺地回应,他并未提出反对意见,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

周围的官员面面相觑,特别是士族官员欲言又止。秦始皇注意到这一点,说:“刚才我说过,如果有意见可以直接提出,我恕你们无罪。”

“陛下英明。”官员们齐声附和。随后,一名官员出列提问:“陛下,我想知道,这次科举制度,我等士族子弟,是否有资格参加?”

这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如果科举只针对平民,而忽视士族,他们可能会难以接受,因为这意味着仕途的关闭。士族身份将荡然无存,谁会甘心?

“我何时说过士族不能参加科举?难道士族就不是大秦子民吗?”秦始皇微笑道。官员们愣住,然后摇头说:“不,我们都是大秦子民,愿为陛下肝脑涂地。”秦始皇大声宣布:“记住,科举制度面向所有大秦子民,只要拥有大秦户籍,皆可参与。”

"无论是工人、商人、平民或是士族,皆是如此,但我在此先明言,一旦投身仕途,便需专于政务,不得兼做其他事务。若发现违背律法,必严惩不贷。"

册立扶苏为太子

得到嬴政亲口保证后,官员们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确保家族子弟的仕途畅通,意味着所有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科举制度?

哼,士族子弟从小到大的书本学习,难道会输于那些平民百姓吗?即使竞争公平,士族内心仍充满自信,坚信自己的子弟能脱颖而出。朝会结束,这次会议让官员们都备受鼓舞。

首先,嬴政似乎有所转变,不再独断专行,愿意倾听官员们的见解。这件事至关重要,近来他对士族的打压让他们胆战心惊,不敢多言。许多官员如履薄冰,害怕稍有不慎便触及龙颜,后果不堪设想。然而,突然接到旨意,他们未来可以在朝堂上自由发言,表达观点,即使有误,也不受惩罚,只要不违犯秦律,均可免罪。

听到这话,官员们欣喜若狂,对于一般谏言者而言,这或许仍需谨慎,但此举意味着嬴政并未特意针对士族。“启禀陛下,

公子扶苏已返回朝廷。”

就在朝堂即将散去时,一名斥候匆忙报告,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喜悦。终于回来了。

此外,官员们既惊讶又欢喜,议论纷纷。

"公子扶苏回来了?没有听说啊,直接回了咸阳城?"

"说起来,这次公子扶苏凯旋而归,朝廷应该隆重欢迎,他是大功臣啊。"官员们纷纷发言,谁又能不对扶苏仅凭少量兵马就攻克百越之地表示赞叹?毕竟之前三十万大军都无法顺利征服。这是大功,为秦国开拓疆土,留下千秋功业。扶苏回来了?

相反,李斯瞳孔微缩,随即低下了头,默不作声。扶苏与他们并不相投,如今声望如日中天,刚立下盖世功勋,无疑会得到嬴政重赏。

"很好。"嬴政满意地点点头,看着众臣微笑道:

"吾子扶苏,亲率大军攻克百越,为我大秦拓展疆土,立下万世功勋。诸卿,你们认为这功绩该如何赏赐?"

"陛下,这是旷世之功,理应重赏,微臣认为可以提升扶苏公子的官职,让他入朝为官。"“是啊,扶苏公子以前就有从政经验,现在立下大功,或许可以重新参与朝政。”“公子扶苏才华出众,有他在陛下身边,定如虎添翼。”

官员们纷纷献计,但基本都主张升官赐权。“陛下,臣以为可册封扶苏公子为太子。”

这时,一个声音在百官中响起,令他们惊愕,回头一看,正是李斯。没错,这个提议正是赵高的声音出自李斯之口。

"大秦立国已有十多年,陛下登基为帝也有多年,但朝廷却迟迟未立储君。"李斯大声道,看向嬴政:

老谋深算,将皮球踢给了大家。

确定大秦储君

哗然一片

此言一出,朝堂内外皆为震惊,文武百官惊骇地看向李斯。这番言论实属惊人,无人敢提及的大事,唯有他敢于直言。关于储君的问题,虽有人曾提,但都被嬴政否决。况且,扶苏之前曾受儒家误导,惹怒了嬴政。尽管现在他功赎旧过,受到厚望,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

立储君事关重大,但目前并非首要任务,尤其是现在嬴政威望正盛。况且北疆异族尚未平定,匈奴和东胡仍然蠢蠢欲动。

提出立储君之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