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过学吗?”到了这个时候,马到成才开始提问。
“只上过小学二年……”何盼娣这样回答说。
“可是听你说话像是高中毕业呢!”马到成是从何盼娣言谈话语的词汇量来判断她是否有文化,是否上过学的……
“我在家里不是被叫二姐,而是被弟弟妹妹门叫成‘二哥’,来来往往的,都把我当成男孩子用,也就总有出头露面的时候,不瞒你们说,前些年我偷偷到镇里的学校去旁听过很多课呢,就是那样学到了一点儿文化……”何盼娣终于说出了她嘴头子上的那点“文化”是从何而来。
“你家……现在通电了吗?”马到成凭借想象,猜测山里的生活一定很艰苦。
“没有,照明还是靠蜡烛和燃气灯呢!”何盼娣这样回答说。
“也就是没电视看,没电脑用?”唐小鸥这样接话说。
“我家唯一的一件奢侈电器,就是我手里的这部手机了……”何盼娣边说,边掏出她的那部早已落后到在市场上十几块钱就能买到的老款的淘汰型手机,摇晃给马到成和唐小鸥看……
“那这辆车呢?”唐小鸥马上这样问。
“这是我姐夫给我姐的嫁妆……”何盼娣马上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你姐多大就出嫁了呀?”唐小鸥觉得,这个何盼娣19岁,她姐可能也不是很大。
“今年二十一,十八岁那年就嫁给姐夫了……”何盼娣这样回答说。
“可是,你家连电都没有,你到哪里去充电呢?”唐小鸥还真会发现问题。
“到镇里的姐夫家里去充,再说,家里有一块备用电池,实在没电了,就用备用电池开到姐夫家里去充……”何盼娣这样解释说。
“天哪,都什么年月了,还存在没有电的地方啊……”唐小鸥再次发出这样的感慨。
“虽然我们家清贫,但大家很和睦,也很幸福,正所谓你们城里人说的,这就是著名的‘穷欢乐’吧!”何盼娣居然还会自嘲!
通过一路上这样的一段对话,马到成和唐小鸥还真是对这个有故事的,叫何盼娣的村姑刮目相看了……
终于到了村姑何盼娣的“家”。其实就是在山崖下一个十来米深的一个浅洞,前边用一些废旧的窗户遮掩成了可以居住的房子而已……
院子里倒是很干净,鸡鸭鹅狗样样都有,还有猪圈羊栏驴厩之类的设施,再就是露天摆放着各种农具和砍伐用的道具、绳索等等,假如没有何盼娣开回来的这辆车停放在了院子里,真让人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的某个偏远山区贫穷落后农家院的感觉!
一听见农用三轮车到了院子里,“洞房”的门一下子打开了,接二连三地跑出五六个各种年龄的孩子来,这些年龄在7到17之间的孩子们,身上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衣服,有了衣服也是补丁上加补丁,没衣服穿的,居然披的是蓑衣,系的是草裙,穿的也都几乎是草鞋,那种靠原始技巧编制的饰物还真挺合身……
从屋里出来,立即争先恐后地跑到何盼娣的车前,根本不管有没有陌生人在车上,直奔了何盼娣从城里购买回来的食品包,三下五去二,一包馒头就被抢光了,很快就人手一个馒头,另一只手拿着一块咸菜,一口馒头一口咸菜,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午餐了吧!
看他们吃着馒头就着咸菜吃得喯香的样子,连马到成都直咽口水了……
因为马到成一下子想起了他住地下室,弹尽粮绝时常闹饥荒的时候,假如有谁给他一个馒头和一块咸菜的话,也会吃的这么香吧!想不到,一步登天成了富二代牛得宝的替身之后,再见到这样境遇的人,还是免不了产生本能的同情和反应,而这个反应动作偏偏让何盼娣给看见了。
“牛先生,这里还有一包馒头是留给我和我爹的,有余份儿,你们要是饿了,也可以吃……”何盼娣这样客气地说道。
“我们不饿,你快点给这个孩子挤点羊奶喝吧……对了,你咋知道我是牛先生?”马到成这样问了一句。
“我在路边听那个警察叫你牛哥——叫你牛先生应该没错吧……”何盼娣马上给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