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目光落在弥乐道人身上,问道:“常闻国师说起西方教诸位仙人,可惜却未曾深入交流一番,今幸得诸位仙长莅临,孤有诸多疑惑,还望能予解惑。
听闻贵教大谈轮回来世,此中深意,可否详述一番,这轮回之说,究竟何以运作,又怎保众生来世境遇改观?
且如今阐教封神之局,孤观其行事,时有偏颇,诸位仙长又如何看待阐教作为,相较之下,与贵教差异几何?”
弥勒道人双手合十,宝相庄严,微笑作答:“圣主有所不知,世间万物皆循因果,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此乃天地至理。
人生在世,所行善恶,皆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今生广施善缘、积德行善者,来世便可得福报,或生于富贵之家,享荣华、受尊崇;
或身具灵根,有机缘修得无上仙法,超脱尘世苦难。
反之,若为恶多端,来世必堕入恶道,或为牲畜受苦,或在地狱受刑,饱尝煎熬。
我西方极乐世界,便是那超脱轮回之所,净土之中,金莲绽放,祥光永照,无灾无厄,诸般烦恼皆消弭无形。
众生往生彼处,可聆听圣人妙法,修心炼性,渐臻圆满之境,永享极乐。”
言及阐教,弥勒道人微微顿首,神色依旧平和,缓声道:“阐教者,亦为玄门正宗,门中仙人多有神通,于修行一道,造诣颇深,所传道法高深精妙,护佑世间,不乏功绩。
然其行事,或囿于门规森严,过于执守天数命理,少了几分变通与悲悯。
这封神之事,虽言顺应天命,可于圣主安危处,未尽显周全呵护之心,致圣主深陷红砂阵厄难,受苦良久。
我西方教则不同,不拘泥于刻板定数,唯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念,见世间有难,不论亲疏贵贱,皆愿援手,引其脱离苦海,
往生极乐,此乃我教与阐教之别,亦是贫道等倾诚相助西岐之由。”
武王微微皱眉,似有所思,又问:“既言轮回有报,可这世间,诸多善人仍历经坎坷,不得善终,恶人却逍遥自在,作威作福,又作何解?”
药师道人上前一步,接话道:“贤王,此乃表象迷惑。
善人寿短、运途多舛,或是前世业障未消,今生续偿宿债;
而恶人猖獗,不过是福报未尽,待其福泽耗尽,恶果自尝。
且命运虽有定数,亦可逆改,人心向善,忏悔前愆,便能消减罪孽,改写运途,引向光明……”
西方教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教义娓娓道来。
辅以诸多典故、喻言,把那西方极乐世界描绘得仿若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引得武王愈发入神,王室子弟们亦在旁听得如痴如醉,频频点头。
申公豹见状,对西方众人言道:“诸位道兄,西方教既有此等妙法,何妨多派些仙人来西岐,一则可助我王抵御外敌,护我西岐安宁;二则可传播教义,让百姓也能受益,寻得心灵慰藉,于我西岐长治久安,亦是大有裨益呐。”
武王闻罢,亦觉所言在理,遂道:“国师所言甚是。”
那西方教众人相视一眼,为首的药师道人沉声道:“贤王有所不知,我西方教中仙人数量有限,且各处皆需布道济世,实难抽出太多人手前来西岐。”
武王闻言面露失望之色,申公豹略一思索,言道:“道兄此言差矣,若西岐之地大兴西方教义,信众增多,日后必能反哺西方教,待武王君临天下,彼时人丁兴旺,资源富足,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申公豹所言正中西方众人痛点,西方之地,虽然面积辽阔,小国林立,但是其国内的人口也是相对稀少。
相比之下,仅仅只是西岐这一处地方,其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就足以抵得上西方上百个国家人口!
更遑论整个大商有八百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