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就是一家优质企业。
然而天盛国际的问题在于。
本身的债务负债率已经高过了自身的偿债能力,以前是用自身误导性的财报掩盖了自己的危机。
可是一旦自身的债务状况,以及偿债能力的信息被外界所知道。
那么等待天盛国际的就是无尽的深渊。
即便没有叶宪也会有王宪,杨宪等等各种牛鬼蛇神要打天盛国际的注意。
当然在人的潜意识当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过好当下就是最重要的,至于可能的危机自然是能涂得多远就有多远。
这一点即便是叶宪也会有类似的心理。
但是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破釜沉舟的时候。
既然迟早都要爆炸的一个定时炸弹。
那么早点爆炸总好过在以后爆炸。
所以叶宪现在必须要对天盛国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说白了所谓的改革就是精兵简政。
裁员三分之一,虽然能降低运营成本,可本身公司的产业依旧是分散的,并且裁员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得罪人的事情。
毕竟谁也不愿意被裁撤下去,而且裁员本身要给的补偿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对于公司现在还有的现金流就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将公司改革的阵痛期平稳的度过。
也是为了尽可能的增加集团的现金流。
叶宪的想法很简单。
那就是将相关的非核心业务分别进行打包出售,不光资产打包出售,人员和其他的配套都一起出售。
至于这些人后面会不会被裁撤,既然已经出售了,那么这些也就不是叶宪所需要操心考虑的事情了。
只不过这样做是有风险的。
毕竟现在天盛国际是打算从八爪鱼直接砍成两条腿,虽然绝大多数都是优质资产,可着并不排除一些买家联合起来,进行狙击。
逼迫叶宪以低廉的价格卖出去。
毕竟现在谁都知道叶宪的这些产业变卖之后,是要搞定目前公司所面对的债务危机,以及扩充现金流,并且为之后的扩大生产进行准备。
尤其是三十五亿的债务,已经是迫在眉睫,如果这一笔债务不能快点解决的话,那么叶宪的一系列雄心壮志都会万事休。
这一点只要有心的人都能看的出来。
商场是一个不讲究良心的地方,毕竟谁能在战场上讲良心呢?
商场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只要有心,完全可以串联一下,将天盛国际甩卖资产的行为进行冷处理,等天盛国际自身绷不住之后,他们就会如同秃鹫一样在天盛国际的尸体上大快朵颐。
这都是有相当多成功经验的事情。
叶宪几乎都不用想,就知道一定会有人这样做。
所以叶宪打算不给他们机会,毕竟三十五亿的贷款距离还款时间已经剩下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
叶宪现在可没有时间能够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