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穿到古代当名士讲了什么 > 166|第 166 章(第1页)

166|第 166 章(第1页)

杨大人欣赏了一会儿他们园区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便要去试吃员工营养餐。

他一定要与民同乐,做下属的也劝不动,只得吩咐人去后厨拿几个干净攒盒,连同江师爷和他们带来的差役的份,让厨子送来。

幸而他们园区常有御史、知府和府县里其他领导来视察,视察时少不得要到员工餐厅逛逛,这里的管事和厨子不敢克扣太狠,四菜一汤里是实打实有肉的。

今日吃的是一道炖杂鱼、一道河虾炒韭菜、一道水煮茄子、一道老醋拌菠棱菜、一道丝瓜汤,主食是掺着高梁、豆面的杂面馒头。大锅菜的味道说不上好,但菜里有油水,盐也搁的足,对这些干重体力活的工人来说就挺合适——有油有盐,吃了才有力气干活。

杨大人也懂这点,拿筷尖点着菜夸赞道:“不错,人若缺盐就缺力气,这里给流民的吃食倒不吝惜盐。”

好说,好说,其实还是因为他们买盐便宜。他们一个知府一个御史,背后还有个王爷,哪个盐商敢倒卖高价盐给他的工业园?

不过这点就不必跟领导说得太清楚了,宋时只谦虚地说:“这园区里也不是白供养流民,都是以工代赈的。既是要让人做活,就得给足吃食,不然干久了身体就掏空了。”

杨大人点了点头,又问他们一日供几餐,早晚吃的什么。

宋时便细细给他解释:“一日供三餐饭,午晚两顿都是四菜一汤,两个馒头或两碗饭,唯早餐不做这么多菜,只供咸菜、粟米粥。夜里巡夜值班的也供一顿宵夜,有菜有饭,都是厨子提前做好的,搁在火上热一热即可。”

因为算是以工代赈,救济流民,给的工银不多,按工作不同一日只给二三分银。

杨大人算着来时所见的人数,叹道:“这也算得上大手笔了,汉中府可还养得起这园子?”

还养得起,建这工业园有本府好心富户捐助,他们府里并不花什么钱。且如今园中所产的白云石耐火砖满大郑朝也没有第二个地方能弄出来,想订这砖的人都排到明年了。

杨大人又想起江上引动他好奇心的烟柱,隔着窗子看了一眼,笑道:“原先看这黑烟碍眼,如今知道它能养活如此多流民,倒觉着这烟柱也是好东西了。”

其实不是好东西,还是得治理。特别是焦炉煤气,里面还带着煤焦油,容易堵塞烟囱,落下来还会污染土地,必须尽早处理才好。

不过他已经从晋江文献上查到,空厂排放的废烟里有大量热量,可以用来烧水、烧锅炉,甚至将来可以搞个全厂区循环的火墙系统。炼焦时产生的焦炉煤气不只有热量,还可以燃烧,只是火力不持久,不能供烧窑、炼焦,但或者可以用来煮草木灰水。

而且焦炉气里的可燃气体是氮氧化物,能跟硫酸结合成硫酸氨——

然后他就有氮肥了!氮磷钾全齐!现代农业的基础就有了!

就是这个输送热气和煤气的技术问题还得解决一下,得去四川请个天然气井工匠来。四川自古就有利用天然气井的传统,当地人不仅能开极深的天然气井,还能用竹筒运输天然气到百姓家里烧火,说不定也有法子引流这些烟气。

他几乎顾不上吃饭,就给大人展望了半个小时汉中经济园的未来发展,听得杨大人胃口大开,将两个杂面馒头都吃尽了。江师爷今日在园子里也大开了眼界,听着宋大人讲的这些东西,几乎错不开眼。

一桌人里,唯有桓大人还安安稳稳、斯斯文文地吃着饭,有官人的体面。不过江师爷眼角余光偶尔扫过他那边,仿佛看见他把宋大人眼前那盒饭也拿了过去,自己慢慢地挑着鱼肉。

此事他倒不适合说,索性只当没看见,又抬头接着听宋大人说话。

说着说着,堂外便有钟磬齐鸣,堂内工人抓紧出去交班,外头又排上了几队尚未用餐的工人。

杨大人叫这钟声惊醒,才想起宋时一直在说话,都没歇下来吃口菜,不禁劝道:“菜都要凉了,你且吃了饭再说。”

大夏天的,菜凉也凉不到哪去。

宋时告了罪,提起筷子要吃,才发现自己的攒盒有点不大对劲——那盒炖鱼里的鱼头、鱼尾和刺都不见了,只留下一盒干干净净、还挺整齐的鱼肉。一块白生生的鱼肉搭在最上头,还留着剔骨时筷尖划过的痕迹。

还能有谁这么体贴,给他挑刺呢?

宋时心里美滋滋地,笑意悄然从眼底、嘴角流出,垂下头朝桓凌看了一眼。他倒是已经吃完了菜,攒盒几个格子里胡乱堆着鱼头、鱼刺,甚至还有些没夹好扒掉的鱼皮,可知自己这盒整齐干净的鱼肉哪里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