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红楼之铁血林黛玉乐文 > 25 第二十五章(第1页)

25 第二十五章(第1页)

听说盟书真的失窃了,忠顺王怒不可竭,忍无可忍的摔了茶碗。吕先生一愣,连平日的高人风范都弱了几分。忠顺王心思阴沉,工于心计,野心也大,但是极少有情绪失控的时候。

“王爷,仔细气坏了身子。”吕先生劝道。

忠顺王还是个很克制的人,摆摆手,叫来心腹去传书给山东总督戚川,不管他上天入地,用什么方法,务必夺回盟书,否则提头来见!

说完,忠顺王才吩咐专门负责在书房伺候的心腹丫鬟进书房收拾。

而山东总督府,戚川也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哪里还用忠顺王十万火急的传书催促,他戚川能做到一地总督,还不知道盟书的重要性吗?这种东西一旦传出去,那就是谋逆之罪,当诛九族!

忠顺王府的飞鸽急报还没到,戚川就动用了大量亲信爪牙,越发控制住山东各地出省的城门、关卡等地,又加紧搜索济南城内。

可是就算戚川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连贾敬的影子都没见着一个。贾敬和那封贾敬失踪月余之后才失窃的盟书仿佛凭空消失一般,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至于盟书怎么失窃的,盖因贾敬摸准了戚川不让他逃出山东境内的心思,戚川为了捉拿贾敬,必然扩大搜索范围,分散总督府的守卫力量,这时候贾敬杀个回马枪,一击必中。

原来,那日贾敬听说聊城关卡盘查很严,许进不许出,便想到如今正是返回济南的好时机。于是贾琏并程进、程取兄弟乔装改扮之后,从聊城返回山东境内。

忠顺王虽然在山东经营日久,连总督戚川都是听命于他的,但是总督之下,总有终于皇上的将士,动用总督府的力量追杀朝廷命官,连戚川也只能暗中进行,以捉拿江洋大盗、营救巡按使兵部郎中贾敬为名目,只派自己的心腹去做。

加之山东南临江南,北靠北直隶,西晋可入晋地,除了东面林海,东西北三面都可出省。即便北上入北直隶是从山东回京的最短路线,戚川也不敢忽略其他两方,难免分散手上力量。

总督府第一次失窃那次,戚川便迅速反应,让省边各地严守城门。在戚川看来,这种时候,按照常理,贾敬不管是要出城还是入城,都不敢直接北上,尤其不敢直接走布防最严的聊城和德州。谁知贾敬反其道而行,抢在戚川封锁各地城门前面,连夜出了德州城,就躲在德州城门卫的眼皮子底下的破茶寮中。

许多城门外的官道旁都有德州城外那样的茶寮,因为没有墙壁,远远一眼就能看个通透,谁能猜到贾敬能在这样的茶寮一藏月余。

戚川日夜搜索了月余,不见贾敬身影,盘查得越发紧了,若是换做常人,这个时候断不敢出现在盘查最紧的聊城。但是贾敬听说聊城准进不准出之后,果断选择了从聊城再次入鲁。

因为聊城盘查得紧,所以聊城的城门卫也最疲劳,这个时候,他们怕放了贾敬出城,会仔细盘查出城众人,对入城的人,却是草草看一眼了事。贾敬等三人乔装之后入城,果然很容易就被放了进去。

戚川能够调动的兵力虽然不少,但是战线拉得太长,全都拉到山东和临省交界处去了,贾敬等三人越往济南走,戚川的防备反而越空虚。

好比行军打仗只要绕过敌军的防区,偷袭敌方后营的中军帐,往往能取得奇效一般,贾敬等三人不退反进,重回济南城偷袭总督府,也一举得手,盗了契书,消失得无影无踪。

戚川因为已经用了近两月的时间,还没找到贾敬的一丝消息,人也慌了,成日焦躁得失心疯似的,又全然没想到贾敬竟然敢回到总督府,当发现盟书真的丢失的时候,戚川又惊又怒,大发雷霆。

暴怒之后,戚川却吓得脸灰败、汗出如浆,完了,一切全完了。泼天富贵没搏上,指不定还落得个满门抄斩。

好在戚川能做到一地总督,还不至于全无主意,恐惧过后,立刻吩咐下去,一面封锁城门,一面飞鸽传讯将消息告诉忠顺王。可是贾敬等三人仿佛消失了,任凭戚川将济南城翻过来,也没寻着人。

阴谋也好,阳谋也罢,其实谋的都是人心。贾敬等三人剑走偏锋,顾然是火中取粟,但把握住了戚川等人的以为他们不敢出现在戒备森严的聊城之心理,反而比之取道北上安全。

忠顺王手握启明,沿途不知安排多少眼线多少陷阱等着贾敬,贾敬等三人旅途劳顿,忠顺王的人不但人手众多,而且以逸待劳,贾敬一定能顺利回京吗?一定比反入济南城安全吗?都不一定的。

很多时候,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对手是否强大,而在于自身能否克服内心的恐惧,夺取一线生机。

贾敬和程进、程取兄弟了事拂衣去,可苦了忠顺王和戚川。忠顺王一道又一道的必杀令传来,戚川一点不敢松懈。但是贾敬仿佛泥牛入海,没了踪迹,戚川只得越发严防死守,盘查来往客商更加严格。饶是如此,戚川依旧一无所获。

山东是南北通货的要道,江南富庶,江南的丝绸、瓷器、茶叶都深受欢迎,在京城十分畅销。其他倒还罢了,宫里的妃子、宫外的王妃、诰命哪个不爱江南的衣裳、布料、胭脂、水粉?这些东西在聊城滞留月余还罢了,长期这么滞留下去,终究是引发了不少抱怨。

况且展眼已经入夏,天气渐热,京城内苏杭轻薄如蝉翼的丝绸供不应求,南北通货不畅越发引发了民怨。

因着巡按山东的兵部郎中贾敬失了踪迹,有关山东全境戒严一事,忠顺王一系在朝堂上总拿寻找贾郎中下落搪塞,这这理由能搪塞得了一时,还想搪塞一世不成?

御史台闻风奏事,因为聊城实在封锁太久,御史台的奏折跟雪花片儿似的飞往景和帝跟前儿。

这日大朝会,朝臣们难免又为了此事争辩起来。

忠顺王走出班列道:“启奏皇上,贾敬贾郎中乃是宁国府后人,忠良之后,又是朝廷命官,奉公前去山东巡按,就这样在山东失了消息,怎能不细查?虽然聊城盘查得紧,南北货物流通会慢一些,但不过是一些喜爱南货的人受些影响,又非没了这些货物便会丢了性命,终究不比贾郎中的安危重要。贾郎中为了朝廷办事下落不明,朝廷岂能为了所谓的南北货物流通顺畅就丢下朝廷命官的性命不顾?”

此言一出,自然是附和者众。除了忠顺王这话本就说得极为有理外,能上朝的哪个不是高官厚禄,自然是希望若是万一自己外出公干没了踪迹,也有朝廷全力寻找营救。将心比心,朝廷这样花大力气寻找贾敬自然极得文武百官的心。

贾代善走出班列道:“启奏皇上,南北通货关系到多少人的营生,许多靠此为生的商人就靠货物卖出的银钱奉养父母,养活妻儿;多少靠着南北通货做跑船的船工、多少在运河沿岸抗大包的力夫亦靠南北通货养活妻儿老小。封锁聊城影响多少人的身家性命,怎能说无关人命?若是谁家等着这钱买药、买米救急,说不定就因此耽搁了治病时机,丢了性命。此事分明关系许多黎明百姓之命,怎能说无关人命?臣以为,不能因贾郎中一人之性命而不顾多少黎明百姓之性命;不能再为了寻找贾郎中一人,而继续封锁聊城。”

贾代善这话不但有理有节,还深明大义,又比忠顺王方才的话高明得多了。若是文武百官还拿寻找贾敬反对,岂不是将朝廷命官的性命置于黎明百姓的性命之上?因此,朝堂上百官皆言,贾敬还是要找的,只是寻找贾敬并非一定要封锁聊城。二者可以并行。

忠顺王的胸口被猛然一击,一口气堵得不上不下的,恨不得生吞了贾代善才能将那口气哽下去,但是忠顺王不但脸上不能显,还不能出言反对。他方才那番言论已经隐含了贾敬之命高于黎明百姓之命的意思;自然是将官民对立了,即便不少人心中本就是如此想的,但是朝堂上却不能说这样的话,这是原则问题。

于是忠顺王也只得附和贾代善,另加一句也需全力寻找贾敬。

却说这日散朝之后,忠顺王回到府中,吕先生见忠顺王神色不好,心中划过一丝担忧,忙上前拱手问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