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三国开局偷袭了曹操 > 第84章(第1页)

第84章(第1页)

只是一想到这两千人在路上的吃穿用度,甚至是在抵达庐江的第一个季度里,有关那些工作方面以及住房方面的安排,张彦又是不由得隐隐感到有些头痛。

要知道,不同于手底下已经汇聚了不少的精兵强将,因此在武力方面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问题,在麾下的文臣方面,由于张彦的出身“阉宦之后”在世家的口碑其实算不上是太好,因此一直以来,都是没有什么靠谱的文臣愿意前往洛阳投奔张彦。

而作为中常侍张让的义子,张彦在享受到张让为他带来的政治背景的情况下,自然也是明白自己的名声在一些远离洛阳的地方,与他那个祸乱朝纲的义父其实没有什么两样,都是那种臭到了不行的存在,因此自然是没有去用自己的热脸去贴那些世家的冷屁股。

自打他来到东汉开始算起,虽然张彦已经度过了快有半年多的时光,但莫说是像后世之中的历史小说主角那般去主动前往颍川、陈留等地拜访当地豪族,就连学习大将军何进那样直接征调地方豪族之中的年轻人为自己做事的行为,张彦都是没有做过一次。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或许按照先前那般一心领军作战,对于张彦来讲倒也是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一旦张彦决定转型为庐江太守这样文武双全的地方官职,那这手中无人可用的难题便是摆在了张彦的台面之上。

不同于后世那般,若是一个企业或是事业单位需要用人,那直接在各个招聘渠道上面公开进行招聘便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由于东汉时期的读书人其实数量很少,甚至就连仅仅只是认识并能够书写汉字的人都是很少,因此无论是之后张彦想要对自己手底下的这些跟着自己一同迁居庐江的百姓进行安顿,还是在未来就任庐江太守之后想要颁布一些政令,都是需要有着专门的人员配合自己,这样才好去保障张彦不至于在每一处小事上都是事必躬亲,严重影响到他执行计划的效率。

而不像是其他的诸侯一般随时随地都是有着一众文臣谋士跟随在身旁,由于张彦的名声在文人群体之中不算太好,因此直到现在,他的身边都还只是有着蒯祺这样一个二线世家出身的年轻一代愿意跟随自己。

甚至严重些说,就连蒯祺这种文臣里面的“半桶水”,都还仅仅只是有着跟随他张彦的想法,两人之间并没有真正的行过主公与寻常臣子之间的种种礼节,可以说是八字都还没有写出一撇。

因此,就这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手下缺人的问题,便是张彦如今想要顺利的就任庐江,所不得不去面对并解决的第一要务。

第三十九章借我用用,一定还你

可以说张彦的心中其实也是清楚,若是等到未来他到了庐江之后,想要执行自己的种种计划,那毫无疑问都是需要着大量文士与读书人的帮助。

否则若是手下没有足够的文臣来担任官吏,那即便是他自己很清楚,要怎样才能使庐江一郡发展起来,但当他真的到了那边,也是一定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进行实施,导致这些计划都仅仅只能够停留在纸面与设想阶段。

虽说要真的算起来,蒯祺到也是一个标准的二流世家出身,能读能写的文人士子,勉强倒是也能够满足他的使用需求,但俗话说得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便是蒯祺能够作为他手下的官吏去执行他的种种政令,但张彦却依旧不打算这样去做。

要知道作为江南荆州一带的蒯家子弟,蒯祺真正擅长的乃是关于建筑设计与规划,同时包含一些城市的整体规划一类的工作,因此张彦也是打算将自己未来的郡治皖城的一系列建筑方面、尤其是城镇建设方面的事情交给对方去负责实施。

而若是如此,想要顺利的将自己的一些政令完善的传达并实施下去,张彦便难免需要在庐江郡内,去征调任用一些当地世家出身的人。

不同于后来掌控江东的孙策、孙权两兄弟,张彦虽说也是和他们一样都是没有足够的文臣跟随,导致必须要征用当地的世家士子,但他却也知道,若是真的让那些世家掌握了太多的权利,难免会在自己的治下产生一些非常不好的结果,甚至有着被对方架空、倒逼自己执政策略的危险。

因此,虽说这次抵达庐江之后,张彦也是需要征用一些江东一带本地的士卒子弟为己用,但他却并不打算直接沿用如今的推举制度,来让这庐江一带的世家逐渐做大,而是打算通过前期推举制与科举制并行,来限制这些士族将自己家族的子弟一股脑的塞进他张彦的府邸之中。

于此同时,待到他抽出手来在庐江一带完成基础教育的普及工作之后,便也是可以用完善的科举制度来取缔当下落后的推举制度,来确保像是舒城周家、皖城桥家这样的世家门户,再也没有机会发展成如同吴郡的顾、陆、朱、张四大家族那般,能够直接影响到孙权执政举措与选择的存在。

只是这样一来,虽说在长远角度上来看,张彦的行为对于他自己执政掌权而言毫无疑问是利大于弊,但在短期角度上看,他却也是难免会因为科举制的推行导致自己与庐江本地的士族名流产生一些矛盾,同时也是让张彦想要从庐江本地获得支持变得非常困难。

为了解决自己所面对的这种困境,张彦这次也是不得以将主意打到了今日与自己产生了一些微妙关联的徐州方面。

……

与张彦在世家之中的臭名昭著不同,此番主动联系张彦的陶谦虽说也是任人唯亲,又近佞远贤导致自己被许劭这样的名流雅士所抨击,但由于他的性格较为和善大方,因此在世家之中的名声反倒还是不错,同时手底下也有着不少的文臣士子供他驱使。

且不说张彦这次已经见到的糜家糜竺、糜芳这两兄弟,就连同为徐州豪门的陈家陈珪陈汉瑜、陈登陈元龙这两父子,此刻也都是在陶谦的手底下为他做事。

虽说从武略这一点上来看,陈登的表现其实比起糜竺要远远差上不少,但若是说起内政,尤其是在农业方面的政令执行工作,他却也是一个颇为难得的人才。

而考虑到后世诗人陈普那“元龙父子二人耳,贤於曹公十万师”的高昂评价,张彦实在是不由得对陶谦手底下的一众文臣感到颇为眼热。

“莫说是陈珪、陈登这两父子,即便是像治中王朗那般的文臣,若是能够借我两个,那这庐江之行我便也是能够多少多上几分把握……”

微微叹息了一声,张彦作为一个并不喜好以弱胜强,而是满脑子恃强凌弱、甚至“千里转进”之后想办法十矿打一矿的种田流玩家,其实在短期之内,他都是并不需要什么诸葛、司马之类的牛人相助,反而是需要大量可堪一用的士子投入一线,来帮他推行政策、完善民生。

而当他通过长期的种田行为,最终做出一定的成绩之后,那只要不是脑子太傻的话,一些世家名流自然会慕名而来,投靠到他的帐下。

考虑到自己手底下实在是没有什么合适的文人士子可用,对于自己接触到的每一个文臣都是十分珍惜的张彦,先前也是曾在先前糜竺向着自己交谈之时,曾经隐晦的向着对方表示了一下。

只是想起对方当时那有些惊诧的表情,张彦便是对于那件事情的结果实在是没有什么把握。

早在先前时候,糜竺便是曾经向他提起过,陶谦这次为他送来了一批礼物,同时也是表示两人之间希望能够和睦相处,有需要的时候也是一定会互相帮助。

而联想到自己的短板,张彦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客气,就这样隐晦的向着糜竺表示了,能不能让陶谦出面借给自己一些文人充当自己麾下的幕僚与主簿,最多一到两年的时间,待到张彦稳定之后便一定将这文臣原样奉还。

虽说听到这要求的时候,对于张彦的行为有些惊讶的糜竺也是没有想到,对方此刻开口向着作为陶谦代言人的自己求助,竟然不是想要借调粮食一类的东西,而是直接开口向着陶谦借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