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皇帝,既没有昭烈帝那种三顾茅庐的诚心,也没有安乐公那种出师表用尽的信任。
这放在颇具军事才能的正德皇帝身上,也是一样的,他不会喜欢任何一个士兵,一副盔甲,一柄刀,一杆枪被其他人调度。
所以正德皇帝朱厚照就准备了一出捉放朱宸濠的好戏。
捉放朱宸濠这蠢物不是目的,真正关键的地方在于,王阳明此人,在他朱厚照有生之年,不会获得任何爵位。
这其实是个还算高明的方法,王阳明五十多岁,他朱厚照却正值壮年。
熬死了他,再给他并不算有能为的子孙封爵,这不就没有那许多担忧了吗?
你看,做皇帝的,有不会算账的吗?
可惜的是,他就要死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也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他从父皇那里继承过来的江山,将要被别人继承走了,倘若没有估计错误的话,这个人将会是朱厚熜。
自己没有子嗣,未出五福,且血脉最近者,独有他一人尔。
且最关键的是,他开年之后也才十三岁而已,自己的老师,一定,一定不会放过一个可以被掌控的傀儡小皇帝。
而整个朝堂上上下下所有重臣都需要一个不那么胡闹,不那么任性,听话且不擅长使用皇帝权利的皇帝。
从宋朝就开始变形的文人们,在经历太祖的屠刀,太宗的暴虐,宣宗的强势之后,仍旧在想着如何将皇权关入牢笼中去。
也许,这就是自己真正的死因罢。
可怜江彬那个蠢货,还打着藏匿皇帝的主意,真是可悲啊。
岂不知。
相比较于正德皇帝这个人,他们更希望得到正德皇帝的庙号。
相比较于正德皇帝这个人,他们更希望分掉正德皇帝的权力。
哼,真是一群痴心妄想的人,也真是一群顽强的人。
所以在这个半只脚踏入棺材的时刻,在这个躺在卧榻之上,行将与父皇见面的时刻,朱厚照终于可以稍微轻松一点的评价自己父皇的功过了。
他认为,自己英明睿智,吃苦耐劳,爱民如子的父皇,国策基调是以边防力量换取国家内部休养生息的弘治皇帝,其实做错了很多事情。
他的内阁成员,李东阳,刘健,谢迁这三人,也并没有世人吹嘘的那般,什么可比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文人调侃三位阁老的话仍旧垂在耳边,从来没有散去过。
朱厚照这么多年以来,好杖杀文臣,就是刘瑾告诉他这一句话,以及这句话的典故开始的。
而让三个老家伙卷包滚蛋,也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字面上理解的意思是,李东阳擅长谋略,刘健总能当机立断,谢迁擅长侃侃而谈。
听起来没问题对吧?
那么再进行细致一点,比如皇帝角度的翻译呢?
国家发生了一件事情,李东阳迅速出了几个主意,刘健从这几个主意中挑一个合适的,谢迁牵头把大家笼络到一块来说,大家一起干。
好了,翻译完毕。
发现问题了吗?
这里面有皇帝什么事吗?
没有!
这就是父皇非常自豪的内阁三阁老。
他们跟丞相有什么区别?